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欧阳修曾描述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

欧阳修曾描述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京师诸笔工,牌榜自称述。累累相国东,比若衣缝虱”,广告中大肆称颂的笔竟然都是“有表曾无实,价高乃费钱,用不过数日”的劣笔。欧阳修的这些描述从客观上体现了宋代

A. 印刷术推动了商业发展

B. 理学盛行导致了道德滑坡

C. 商品经济的发展较迅速

D. 广告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

 

C 【解析】 材料中“东京相国寺东笔铺广告”和实际素材相差很大,实际上是商业广告夸大商品实际的表现,体现出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现象,故C项正确;材料说明的是商业广告,不是印刷术推动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的商业广告和道德滑坡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D中的十分普遍说法绝对,不符合实际,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有关资料统计,唐代前期长江下游18州进贡的丝织品有19种,唐代后期则达38种之多,其中以越州、扬州等地区的发展变化最为突出。据此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当时

A. 南方社会比北方更稳定

B. 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 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 南方纺织业发展较迅速

 

查看答案

“亲亲得相首匿”是西汉时期确立的刑罚适用原则,即在直系三代血亲之间和夫妻之间,除犯谋反、大逆外,均可互相隐匿犯罪行为,官府不予追究。这一现象表明当时

A. 儒家纲常名教渗入法律

B. 血缘亲情关系逐渐淡化

C. 社会逐步走向和谐稳定

D. 法律与儒家伦理存在冲突

 

查看答案

孟子将“仁政”的实现寄托于君主对于“仁心”的扩充上,而这种扩充的程度决定了“仁政”实现的程度。据此可知,孟子的“仁政”学说

A. 有违孔子人性理论

B. 脱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

C. 弱化尊卑等级秩序

D. 颠覆了传统的君臣关系

 

查看答案

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郐、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异姓之能,掌其远官”。这一做法

A. 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 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

C.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D. 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