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1)背景: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无产阶级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经济方面,新中国强调发展公有制,恢复国民经济。 (2)评述:方法:依靠和发动工人群众; 措施:废除原来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留下的压迫奴役工人的管理制度; 意义: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正常运行;有利于增产节约;有利于提高生产技术;有利于建立人民政权的经济基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新中国建立初期的经济状况。从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背景、意义等方面来分析。 (1)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从新中国的成立,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等方面来分析出答案。 (2)根据材料“‘拿摩温制度’被正式废止”“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并且所学知识可以从民主改革的方法、措施和意义等方面得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清时期中外历史事件

1644年,多尔衮召见传教士汤若望,委任他主编新历。

1687年,法国路易十四和法国皇家科学院派遣了白晋等五名精通天算地舆的传教士来华。

1697年,康熙特派白晋为“钦差”,赴法争取招聘更多的科学家和携带更多的科学书籍来华。

1715年,康熙授意传教士德里格、马国贤致书教皇,要他选择精通“天文、律吕、算法、画工、内科、外科几人来中国以效力”。

1720年,九名技艺人才随教皇使节到中国,受到康熙的任用和优厚待遇。

1590年,耶稣会士罗明坚返回欧洲后向罗马的外交官和耶稣会士学者提供了其巨著《图书论》中有关中国的资料。

1687年,巴黎出版了一部关于中国文化的重要著作《中国的哲学家孔夫子》。

1735年,耶稣会士杜赫德在巴黎刊印了由耶稣会士在中国的考察资料汇总成的巨著《中华帝国志》,被誉为“中国百科全书”。

1767年,魁奈因发表鼓吹中国政治制度的著作,被誉为“欧洲的孔子”。

1770年后,霍尔巴赫发表《社会体系》,主张以德治国,他公然宣布“欧洲政府必须以中国为模范”。

 

 

——据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等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在2006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几位意大利影评专家这样评述冯小刚的《夜宴》:“无论从情节还是从结构而言,《夜宴》都过于西方化……如果抽掉背景的时代设置,根本就看不出这是一部中国电影。”由此推断,这些影评专家认为

A. 艺术应该做到内涵与形式统一

B. 世界文化出现多元化的发展

C. 中国影视情节符合西方人口味

D. 艺术价值源于对现实的演绎

 

查看答案

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媒称,中国显示出反击特朗普政府贸易压力的意愿,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诉美国对太阳能面板和洗衣机实施的新关税。材料主要反映了

A. 经济全球化

B. 国际贸易的法制化

C. WTO裁定的歧视性

D. 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垄断性

 

查看答案

学者时殷弘认为,美苏冷战在很大程度上孕育于十月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苏关系之中。学者王玮认为,冷战源于美国一直坚持的门户开放原则与苏联从沙皇时代继承来的势力范围原则之间的根本性对立和冲突。对材料中有关冷战原因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 冷战源于意识形态对立与地缘政治环境中的利益之争

B. 美国推行的门户开放政策推动了冷战时代的到来

C. 苏联沙文主义与美国的扩张是冷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D. 美苏冷战孕育于二战前一个较为漫长的历史时期

 

查看答案

1960年,石油资源富集的中东地区成立了以保持石油市场稳定与繁荣为宗旨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在协调各国石油政策、控制原油产量和价格、保障石油生产国收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74年,美、英、德、法等石油消费国组建了国际能源机构(IEA),展开国际能源合作,降低石油依赖,分享石油消费。两个组织的建立表明20世纪后半期

A. 经济全球化推动国家间合作

B. 发达国家主导石油生产消费

C. 国际秩序与国际格局相对应

D. 经济外交拆除各种围墙藩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