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B. 民族工业的产生

C. 贸易中心的转移

D. 传统纺织业的发展

 

A 【解析】 从“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可知在西方廉价商品的冲击下,传统手工业破产,这正是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中国人使用大机器投资工业生产,故排除B;材料没有商贸中心变化的信息,故排除C;从“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可见传统丝织业的衰败,故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朝政府发行纸币和铜钱,纸币多用于发放官俸和收缴赋税,金银的使用在明初受到限制,但不久之后白银任由民间发行流通,然而纸币却逐渐停止使用。这种状况说明

A. 传统市场经济的不成熟

B. 海外贸易冲击统治基础

C. 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 商品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查看答案

民谚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相提并论,生动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什么特点( )

A.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B.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C. 自给自足、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 D.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力主要是畜力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交换日益扩大,金属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大量出现。但由于当时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诸侯国各自为政自行铸币,货币的地域性十分明显,各诸侯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及制造工艺水平悬殊,计算单位也差异甚大,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政权的巩固。秦朝在统一币制的过程中不仅对货币的形、质、量有明确规定,而且严禁私人铸钱。秦统一币制后,货币分为二等,以黄金为上币,以锰为单位;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尽管秦行基暴政短促而亡,但其统一货币之功,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

——摘编自张诚《秦汉币制改革略论》

(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币制改革的原因。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币制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

—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

材料二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

—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

材料三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

—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

(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对社会救济的主张的不同。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本思想滥觞于殷商至西周。到了春秋,孔子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民本理论。孟子集西周以来民本思想的大成,提出了仁政学说,主张“民贵君轻”,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民本思想体系。此外,这一时期的儒家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民同乐”“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民事不可缓也”“取于民有制”“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等民本思想。

——摘编自游唤民《先秦儒家民本思想论》

材料二  梁启超在他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提出政为民政、政以为民,他认为先民徒言“民为邦本,政在养民,而政之所从出,其权力乃在人民之外,此种无参政权的民本主义……是我国政治论之最大缺点”。孙中山主张发扬光大中国传统重民思想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天下为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具有浓厚重民色彩思想十分称道,并按近代民主观念加以诠释,主张把政权公之于天下,让人民当家作主。

——摘编自韩丽雯《近代中国民本思想演变的机缘和桥梁》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民本思想的关注重点有哪些?并分析这一时期民本思想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孙中山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发展,并分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