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

早在1944年3月……他(戴高乐)提议在共同的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西方集团”,“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西方集团”的组建始于

A. 欧洲煤钢共同体

B. 欧洲经济共同体

C.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D. 欧洲共同体

 

A 【解析】 结合材料信息“它的动脉是英吉利海峡、莱茵河和地中海”,可得出这一“西方集团”是指西欧的联合。结合所学,西欧联合最早开始于1951年的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正确。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都建立于1958年。欧洲共同体建立的时间是1967年。故排除BCD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86年里根签署了美国参众两院批准的修正税法……根据这一法案,降低了个人所得税……改变了过去30多年来税率越定越高、特惠越来越多的情况,它实际上是大规模减税和局部增税的结合,既使中产阶级得到实惠,又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里根政府坚持紧缩货币政策,严格控制通货膨胀……里根政府还推行新联邦主义,改革社会保障制度。1983年4月里根签署了国会通过的一揽子社会福利改革计划,削减了一些社会保障项目,尤其是“随意性”的社会福利开支。

材料二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时(1979~1990年)针对英国“病症”和“滞胀”经济实行货币主义经济政策……首先,推行企业民营化,发挥自由市场机制的活力……第三,控制社会保障制度规模,逐步改革实施“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政府削减了社会福利在公共开支中的比重,1986~1987年度比1979~1980年度下降了十个百分点。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明显增加。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

(1)根据材料,概括里根和撒切尔夫人当政时期美英两国改革措施的异同。

(2)里根政府和撒切尔政府的改革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有何不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说什么“对美国经济的前途,或对美国企业经营能力哪怕有丝毫的不信任,都是蠢事”。他把大危机看成“一种心理现象”,并用“萧条”一词代之以“恐慌”或“危机”,说这样不至于“那么吓人”。

—摘编自黄安年《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和30年代经济大危机》

材料二这个伟大的国家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它会复兴和繁荣起来。因此,让我首先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不得不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种莫名其妙、丧失理智的、毫无根据的恐惧。它把人转退为进所需的种种努力化为泡影。凡在我国生活阴云密布的时刻,坦率而有活力的领导都得到过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从而为胜利准备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罗斯福

(1)材料一中胡佛认为1929年的股市崩溃“只是一件孤立的事件”的观点是否正确?结合史实简要分析。

(2)胡佛和罗斯福都对美国经济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但是,在应对危机方面有明显的不同,指出二者的主要不同之处。

(3)罗斯福为什么能够取得应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成功?请结合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 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 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 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 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查看答案

194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大英银行国有化方案,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银行;1946年政府将800家公司收归国有;1947年政府在电力、航空、电讯、航运等企业部门推行国有化。这表明英国

A. 国有经济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B. 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C. 政府尝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D. 拉开建立“福利国家”的序幕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图。下列对该图的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 低收入国家工业发展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B. 高收入国家逐渐转向发展知识经济

C. 世界经济多极化影响不同国家工业比重

D. 高收入国家经济发展呈现下降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