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一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一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 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 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解析】 试题(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的能力,涉及知识面广,而且小问较多,一共有三个小问,易造成心理上的畏惧,从而,本问在总体上难度较大。关于第一小问两者的“共同性”,分别展开认识,即A.社会秩序方面:注重社会和谐;B.个体品德方面:注重个体美德。关于第二小问的“不同作用”,按照“礼”和“仁”依次展开认识,不要混淆。关于第三小问的“列举”,材料内容无从涉及,难度最大,学生不容易得分。此问需要学生回忆相关所学知识作答。主要体现在:智慧;勇敢;自制(节制)等。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概括材料信息,形成正确认知,并结合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分析、认知以及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说明的能力,从而本问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关于第一小问“原因”,最难,学生不易得分,重在把握材料二的内涵,即体现社会关系冲突。关于第二小问的“说明”,相对简单一点,是建立在对第一小问的基础之上的,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即可。即主要体现在:A.春秋时期的中国,礼崩乐坏;B.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病日益显现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引自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下院的辩论词:

“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最危险的一个问题。既然我们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材料二引自1938年10月5日丘吉尔在下院的辩论词:

“这是我们迄今体验到的最严重的后果。由于我们五年来所做的和没有做的一切所造成的结果……五年孜孜以求尽量不抵抗路线的结果,五年英国势力不断退让的结果……我们处在一场降临于英国和法国的最大灾难面前。”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这是由于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而引起的辩论?张伯伦和丘吉尔的观点有何不同?

(2)对材料一中“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如何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强烈地冲击着幕藩统治者。将军和大名的生活日益腐化奢侈,购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商品,需要大量的货币,单靠出卖“年贡米”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就向豪商们借债。据估计,1790年的债务总额高达6000万两黄金,年息300万石米。一些大名因负债太多,只得让债主购买武士身份,给予“带刀”特权和参与藩政的权利。将军和大名因财政支绌,减少或发不出武士的禄米,使武士的生活陷于困境,不少下级武士沦落到无处安身的地步,成为“浪人”。其中一部分浪人被迫从事当时被认为卑贱的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一部分浪人放弃武士身份,去做教师、医生、作家等。下级武士的沦落和向资产阶级的转化,为明治维新准备了领导者。

材料二19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是1∶5,而国际市场上却是1∶15或16,也就是日本的白银价比国际市场上要贵三倍多。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面对材料二所述这种状况,西方商人采取了什么举动?

(3)材料一、二中的这些变化给日本封建秩序和日本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查看答案

相对论的提出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依据是

①相对论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

②相对论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③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

④将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20世纪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出发,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为核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后来,美国首先研制了原子弹,并于1945年在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非常痛心。以上史实说明

A. 科学技术应用于战争,促进了人类和平

B. 科学技术推动了军事的发展,以暴制暴换取了和平

C. 科学研究的初衷有时与实际应用效果有较大偏差

D. 科学本身是客观的,不受任何利益集团左右

 

查看答案

1896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

后孙中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

势。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A. 民权主义思想 B. 民族革命思想

C. 社会革命思想 D. 发展实业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