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

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立家”,对士、庶而言,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说明

A. 宗法制和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B. 家国同构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

C. 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D. 周代血缘政治弱化了贵族特权地位

 

C 【解析】 材料阐述的是分封制的内容和实施效果,没有涉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制下,导致统治者下层对家国的认识出现差别,一定程度导致地方离心力增强,不利于周天子的统治,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在分封制的推行过程中造成士、庶阶层“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如此增强了地方离心力从而威胁了国家统治,即隐含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分封制的分封标准,也没有涉及世卿世禄制度,且根据所学周代血缘政治保证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强化了贵族特权地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宗法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

出处

“(小史)掌邦国之志,奠系世,辨昭穆。”

《周礼·春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北宋刘恕《通鉴外纪》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

南宋朱熹《陈氏家谱旧序》

“谱系之作,所以敦孝弟、重人伦、睦宗族、厚风俗。”

清李希莲《重修李氏族谱序》

 

 

A. 宗法制被后世完全承袭

B. 编修家谱具有敬宗收族的作用

C. 家训家规渗透理学思想

D. 族谱都能解释姓氏的演变历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級大国,并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

——据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2)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一国两制”构想是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国内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此时的国王,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内阁处于国王的控制之下。到安妮女王时代,她在马尔博罗和戈多尔芬的劝解下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厌恶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安妮女王的继任者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小王公,由于其不通英语和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他发现必须接受议会多数派的统治地位,否则“国王陛下的政府”便会麻烦不断。为此,他必须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政府首脑,而不管从感情上说他是喜欢这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英国因为其稳重的、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民主政治,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行政区域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要素,一部分来自近现代的政治安排,一部分则来自改革以来的政治尝试。如作为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直接设置政府机构并派出官员来治理,已不同于传统帝国政治对边疆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现代性的政治安排,而另一特殊类型的行政区域安排,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国两制”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一个大胆实践,的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代中国政治从近现代政治中承接过来的,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系。这构成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征的政治体系。这一政治体系在建国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在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完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民主制度树立的榜样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查看答案

有人说“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 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 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 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