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級大国,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中国决不做超級大国,并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中国方面表示:坚决支持一切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各国人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本国的社会制度,有权维护本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外来侵略、干涉、控制和颠覆……美方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中美联合公报》

材料二当初(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邓小平就香港问题进行会谈。邓小平提出,中国收回香港主权问题,可以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如果“一国两制”在安抚港人方面取得成功,这可能甚至有助于减少台湾民众对统一的恐惧。

——据傅高义著的《邓小平时代》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并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2)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一国两制”构想是在哪一年?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国内意义。

 

(1)共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个中国” 影响:标志着中美之间结束了长期的敌对状态;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推动中日关系的改善;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与中国建交,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缓和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1984年 意义:是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在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或成功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也成为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或也将促进台湾问题的成功解决)。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国家不分大小,应该一律平等……并且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一个中国”等方面指出中美双方在国际关系准则及台湾问题上分别达成怎样的共识。再从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中国建交高潮、中国的国际地位、台湾问题、世界局势等方面分析公报的发表产生的影响。 (2)本题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全国人大正式通过“一国两制”构想是1984年。再根据材料二“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一国两制政策,可以很容易地用来为香港问题提供框架”并结合所学即可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解决香港澳门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等方面分析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国内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最早实行政治变革,为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树立了榜样。1688年“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的主权,但并没有解决行政权与立法权的关系问题。此时的国王,是实实在在的行政首脑,他有权遴选政府大臣,并亲自主掌国务大事,内阁处于国王的控制之下。到安妮女王时代,她在马尔博罗和戈多尔芬的劝解下逐步认识到政府大臣必须与议会多数党相一致,议会换了,政府也要换,否则政府将受到议会的强烈抵制,行政事务便无法运作。因此,虽然从个人感情上说她极其厌恶辉格党,但她还是在1708年听从劝告,组织了一个辉格党政府,开创了内阁与议会多数党一致的先例。安妮女王的继任者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的一位小王公,由于其不通英语和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他发现必须接受议会多数派的统治地位,否则“国王陛下的政府”便会麻烦不断。为此,他必须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政府首脑,而不管从感情上说他是喜欢这个人还是不喜欢这个人。英国因为其稳重的、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民主政治,率先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成为现代世界的开拓者。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当代中国政治体系在行政区域的安排上出现了一些新的要素,一部分来自近现代的政治安排,一部分则来自改革以来的政治尝试。如作为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直接设置政府机构并派出官员来治理,已不同于传统帝国政治对边疆的管理模式;如果说民族区域自治是一个现代性的政治安排,而另一特殊类型的行政区域安排,则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一国两制”实践。“一国两制”作为现代政治语境下的一个大胆实践,的确是改革开放之后的事。当代中国政治从近现代政治中承接过来的,是“全能主义”的政治体系。这构成当代中国政治“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基础。应该说,从“延安道路”时起,中国形成了这样一种特征的政治体系。这一政治体系在建国后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在改革开放后,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的核心架构,在国家制度的方方面面得到了全面完善。作为根本政治制度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中国政党制度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无疑都在其中发挥着核心的主导作用。

—摘编自刘伟《论当代中国政治的复合性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为西方民主制度树立的榜样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你对民主政治的认识。

 

查看答案

有人说“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投资项目合计约20000个,投资额约110亿美元,年平均项目约3000个,金额约18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放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承诺

B. 对“一国两制”构想达成共识

C. 解除了台胞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D. 对“坚持一个中国”达成共识

 

查看答案

1984年,邓小平对港澳观礼团说:“只要站在民族的立场上,维护民族的大局,不管抱什么政治观点,包括骂共产党的人,都要大团结。”这一精神的贯彻

A. 加强了中国政府对港澳的领导

B. 有助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C.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

D. 有利于保持港澳的繁荣稳定

 

查看答案

“这个宪法修正案继承和发展了1954年宪法的基本原则,充分注意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丰富经验,也注意吸收国际的经验;既考虑到当时的现实,又考虑到发展的前景。”因此这部诞生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宪法

A. 体现中共对民主建设的初步构想

B. 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C. 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D. 把“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其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