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

关于冷战起源,20世纪4050年代主流学者认为是苏联寻求世界霸权导致冷战;60年代后,随着美国霸权主义不断上升,主流学者认为美国应负主要责任;进人70年代后,美苏争霸越演越烈,主流学者认为双方实用主义政策下的误判与误解,是冷战发生的原因,双方都有责任;而到了90年代,随着苏联档案公开,学者又开始关注斯大林等个人因素,这表明

A. 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无法探求

B. 苏联才是冷战发动的主要责任方

C. 冷战导致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出现

D. 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

 

D 【解析】材料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变化对冷战的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即材料表明冷战学术研究体现时代不断变革,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冷战发生真正的责任者是有法探求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的说法过于片面,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美国霸权主义思想导致冷战的出现,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指二战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给予经济援助和参与重建的计划。美国再动用各种力量,确保这些借钱的国家不敢赖账。此计划固然使欧洲、美国得到双赢,然而在美国主导下又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成为”马歇尔计划”的最大受益方。

材料二“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有人说,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就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请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修昔底德陷阱”几乎已经被视为国际关系的“铁律”。“修昔底德陷阱”,这一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如雅典与斯巴达之间战争的爆发,“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材料二2013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就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并达成重要共识。习近平在会晤中明确告诉奥巴马,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奥巴马也表示,美中双方需要了解对方战略目标。

“中美元首首次会晤达到了目的。”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说,这次会晤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中美关系全局定下基调,即避免冲突、加强接触、密切合作。此间专家认为,这是一次历史性会晤,两国元首共同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战略共识,对中美两国乃至亚太地区和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新华网《历史性会晤战略性共识》

(1)根据材料一,归纳“修昔底德陷阱”的内涵,并试以世界近现代史实评析该观点。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中国提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

(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

材料二如果德国认为更大的物质权力优势、更广阔的领土范围、神圣不可侵犯的边疆以及海上的绝对优势,是实现思想和道德上之领导地位必需的前提……那么英国一定会认为,德国肯定将力图削弱任何竞争对手的实力……其最终目的则是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

—(英)艾尔•克劳《关于英国与法德两国关系现状的备忘录》(1907年)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英国为何担忧德国“要拆散和取代英帝国”。说明英国应对的举措及其结果。

材料三在可见的未来,美国政府不能和苏联政权保持政治上的密切关系。在政治舞台上,应继续将苏联视作竞争对手而非伙伴……美国人民应该感谢上帝,他让美国人感受这种无法改变的挑战,从而使美国的安全依赖于他们的团结,以及接受历史希望他们承担的道义和政治领导责任。

—(美)乔治•凯南《苏联行为的根源》(1947年)

(3)指出材料三反映了美国怎样的心态,并分析其原因。比较材料二、三所涉及的对抗,其方式有何不同?

(4)综上,你认为大国应如何避免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查看答案

1988年12月6日,第43届联合国大会一致同意中国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白1990年以来,中国先后参加了18项维和行动,累计派出1.47万余人的维和军事人员。这一行动表明我国

A. 主导了联合国维和行动

B. 深化拓展新型区域合作

C.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

D. 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查看答案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A. 推动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B. 进行访华并确定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 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分裂中国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