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为...

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当时美国面临着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形势。为了适应这种新的形势,并改善美国在同苏联争霸中的不利处境,尼克松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为此,尼克松

A. 推动中美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

B. 进行访华并确定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C. 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分裂中国

D.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

 

A 【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劣势,而此时中苏关系恶化,故美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是指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故A项正确。中美建交是1979年,尼克松已经不是总统,故B项与题意不符。提出“双重代表权”方案,分裂中国不符合材料“决定要在中国‘为自己找个可以依靠的有利地位’”的主旨,故排除C项。根据所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是《中美建交公报》的内容,此时总统已经不是尼克松,排除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某次国际会议召开期间,美国捏造谎言,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对远东地区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大力制造他国对中国的恐惧和怀疑。符合此次会议主旨的是

A. 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寻求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 探索亚非人民的联合自强

D. 为港澳回归寻求国际支持

 

查看答案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查看答案

“(冷战后)传统的权力政治这个现实主义的根本理念正在逐渐淡化,过去以大国权力为基础的‘极’国际格局将不可避免地被不同性质、不同功能和不同类别的行为体共同作用的‘元’国际格局所取代。”材料意在说明冷战后

A. 全球和平发展是主题

B. 美苏国际地位下降

C. 国家力量的对抗减弱

D. 世界多极格局加强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与欧洲的冷战对抗不同,亚洲的冷战给诸如印度、印尼、缅甸等新兴国家相对宽松的空间,他们被殖民的历史构成了共同的身份认同,这些本身拥有多样性文化的国家汇聚在一起,成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舞台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上述评论揭示了

A. 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影响世界局势

B. 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对比失衡的表现

C. 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与现实原因

D. 美苏两极对峙阻碍新兴国家的独立

 

查看答案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强调日本完全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大多数日本媒体也支持日本成为常任理事国,认为这是奠定21世纪日本外交基础的最主要课题。这一主张反映了日本

A. 随着经济发展军国主义抬头

B. 对外政策不再追随美国

C. 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 奉行独立和平外交政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