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时说:“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下列各项对“此田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A. 隋唐时期为保证政府财政收入而开始实行

B. 它规定全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政府平均分配

C. 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和农业的恢复与发展

D. 该田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土地兼并现象

 

C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土地制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田制”指的是均田制,均田制主要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这样也就有利于对无主荒地的开垦,也有利于农业的恢复与发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该土地制度是北魏时期开始实行的,不选A;该土地制度只是把无主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而非把全部土地平均分配,不选B;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土地兼并现象是不会消除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该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由此可见,汉文帝

A. 抑商政策有所放松

B. 提升了商人地位

C. 注重发展对外贸易

D. 注重与百姓同乐

 

查看答案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

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

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

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

 

查看答案

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但董仲舒曾大加赞赏,以儒家自居的王莽改制也试图恢复井田制,直到朱熹在自己的著作中也对这种制度称慕不已,这种现象根本上反映了

A. 儒家学者的复古主义    B. 井田制是一种适合古代中国的制度

C. 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D. 井田制是仁政的标志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

A. 播种方式的变革

B.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C.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D.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查看答案

(题文)今(西汉),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该时期厚葬风气尤甚的重要原因是(    )

A. 当时主流文化及选官制度的影响

B. 西汉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

C. 土地私有制盛行导致的兼并恶果

D. 西汉诸侯王富可敌国致奢靡攀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