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

历史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各有千秋,对此人们各有说法。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威尔斯:这次美国之行,给了我极强烈的印象。旧的金融界在崩溃,全国的经济生活以新的方式在改造。列宁当年曾经说过,要“学习做生意”,要向资本家学习。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我以为,在美国,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你和罗斯福是从两个不同的起点出发的。

斯大林:美国的目的和我们苏联的目的不同。美国人希望不改变经济基础,而在私人资本主义活动的基础上摆脱危机。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不能消灭现存的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无政府状态的根源。……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

——《斯大林和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谈话》(1934年7月23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与美国政府做法有什么本质区别?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斯大林和邓小平关于“计划与市场”思想的本质区别。

 

(1)区别: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而美国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区别: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对立起来,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否定市场经济,不利于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落后面貌;而邓小平则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解析】 (1)关于斯大林时期经济体制与美国政府做法的本质区别,根据材料“现在资本家应当向你们学习,以便领会社会主义精神”“问题是在于进行深刻的改造,是在于建立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经济”“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时期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而美国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根据材料“如果不摆脱资本家,如果不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原则,那么你就不能建立计划经济”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把计划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绝对对立起来,排斥市场价值规律,否定市场经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邓小平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学者认为,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形式有三种模式,其特点见下表。

模式

特点

模式1

关税、货币、市场、司法统一

模式2

自由贸易、共同关税、共同市场

模式3

共同兴趣、自觉自愿、道义责任、会员制、没有法律义务

 

下列组织属于模式3的是

A. 亚太经合组织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欧洲联盟    D. 东盟

 

查看答案

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 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B. 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C. 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D.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查看答案

(题文)二战后美国的身影随处可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和关贸总协定的签订。这最能说明

A. 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确立

B.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 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 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查看答案

美国学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将世界经济全球化划分为三阶段:从1492年到1800年为全球化1.0版本,从1800年至2000年为全球化2.0版本,从2000年后进入全球化的3.0版本。下列有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A. 在1.0版本中国家力量起着主导作用

B. 在2.0版本中世界经济趋向于有序化

C. 在2.0版本中力量主要源于跨国企业

D. 在3.0版本中国家疆界意识逐渐淡化

 

查看答案

80年代初期农村盛传一些民谣:“全家一起干,不到天黑不吃饭,”“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农业实行大包干,粮食年年都翻番。”这反映出

A. 下放权力解放了生产力

B. 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市场经济兼顾各方利益

D. 土地流转有利于致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