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

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由此可见 (  )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

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

 

C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说的是明代在松江府带,官民开垦的田地里,大半都种棉花,因此选C项,A项B项D项材料中都没有体现 。 试题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它是世界文化遗产,是自然与文化、人类与环境、水利工程与山水风光和谐融合的千古奇观,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效益,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它指的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大运河

D. 赵州桥

 

查看答案

客家民谣:“龙田墟,二五八(注:二五八,即农历当地赶集的日子)。”这里的“墟”在宋代应属于

A. 晓市    B. 草市    C. 村落    D. 夜市

 

查看答案

当代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

A. 主要靠对外掠夺

B. 更靠其内在的发展

C. 与对外掠夺无关

D. 更靠古罗马的法制

 

查看答案

毛泽东曾经指出:“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言语反映了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湿耕泽锄,不如归去”
②“六月不干田,无米莫怨天”
③“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④“且溉且粪,长我禾黍”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是一个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属于物质层次的文化较易判别优劣,容易吸收;属于制度层次的文化则需要较长的比较与认识过程;至于精神层次的文化所需比较与认识的时间就更长。由于三种层次的文化可比性依次降低,因此也就产生了吸收西学的时间先后,吸收程度的西化与化西的不同。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材料二  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也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大约每经过一代人的时间,即20—30年间,中国就要更迭和流行一种新的文化思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近代中国人在器物、制度、思想三个层次上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并归纳这一进程的特点。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程度逐渐加深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