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

下表开平煤矿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及其在出口总量中所占比重表单位:量(吨),值(海关两)

年代

供给清政府用煤

开平产煤出口总量

供给清政府用煤量占其出口总量之%

1890

1891

1892

1893

1894

9,612

24,667

29,963

30,485

38,550

40,851

99,144

128,661

140,330

168,477

56,855

95,552

85,589

81,840

104,252

16.90

25.82

35.00

37.25

36.97

 

 

据下表可知

A.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B. 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

C. 洋务企业具有抵制外资侵略的作用

D. 开平煤矿使直隶成为重工业中心

 

C 【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开平煤矿在1890—1894年供给清政府用煤和出口总量呈增大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故C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获得了初步发展是在甲午战后,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民族工业解决了清政府财政困难,故B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84年,世界20多个国家的天文工作者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决议正式确定格林尼治时间为国际标准时间。该决议得以通过,主要是由于

A. 钟表制造业发展

B. 美国是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C. 与会各国的妥协

D. 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

 

查看答案

对于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汉书·食货志》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菔,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材料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A. 精耕细作

B. 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C. 自给自足

D. 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查看答案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苏颂,宋朝著名的药物学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颂任校正医书官。最初他参与编撰《嘉祜本草》,后来又领导《图经本草》的编写工作。他采用了发动广大医师和药农呈送标本和药图,并写出详细说明的方法,改变了以往从书本到书本的脱离实物的弊病,从而为纠正药物的混乱与错讹做出了重大贡献。《图经本草》的标本、药图和说明文字来自四面八方,“今天上所上,绘事千名……事有详略,言多鄙俚。向非专一整比,缘饰以文,则前后不伦,披寻难晓”。为整理遗堆积如山、其乱如麻的原始材料,他提出了六项原则:前三项原则是想尽一切办法把问题研究明白;后三项原则是实事求是,既不轻易舍弃来自基层的资料,也不急于作出判断,而是两说并存或存疑待考。经过统一整理,重加撰述,苏颂终于在嘉祜六年(1061年)完成了流传至今的第一部有图的本草书。李时珍赞扬《图经本草》“考证详明,颇有发挥”,给予其充分的肯定。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颂《图经本草》的编写得以完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苏颂编写《图经本草》的科学意义。

 

查看答案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近代以来,英国长期以列强的带头人身份出现在中国。但到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国力限制及欧洲时局的牵制实际上已使英国在远东处于一种虚.弱状态,它已没有能力再在中国充当首席列强的角色。围绕着远东危机的若干次交涉活动都表明,没有美国的积极参与,英国不肯也不能有所作为。1938年6月,蒋介石对有可能对远东发生影响的英、美、俄等大国进行了一番比较分析,他认为:“英国老谋深算,说之匪易,俄亦自有国策,求援无效。惟美为民主舆论之国较易引起义侠之感,且罗斯福总统确有解决远东整个问题之怀抱。如舆论所向、国会赞同则罗斯福总统必能有所作为。”蒋介石提出的外交方针是“应运用英美之力,以解决中日问题”“对俄应与之联络”“对德应不即不离”。1938年9月,孔祥熙在致新任驻美大使胡适的电文中明确指出了美国在列强中的领头地位,叮嘱他说:“此次使美,国家前途利赖实深。列强惟美马头是瞻,举足轻重,动关全局,与我关系尤切。”这表明,到1938年底,中国对列强的外交中已经形成了以对美外交为主的格局。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抗战时朝中国战时外交的目的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中国重视对美外交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934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加征白银出口税和征收平衡税后,效果并不理想。报关出口的白银锐减,但走私的白银却剧增,1935年仅白银走私出口额就有1.5亿元至2.3亿元。有鉴于此,南京国民政府果断决定实行币制改革,发行法币,取缔白银流通,实行白银国有。1935年11月3日,财政部宣布实行法币政策,自11月1日起,以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所发行的纸币为法币;以后一切公私款项的收付均以法币交易;其他银行的钞票难以流通,但应逐渐收回,不得增发;实行白银国有后,各公私机关及个人持有银本位币、生银者,可到银行兑换法币;确定法币外汇本位制,法币无含金量,其价值依外汇汇率表示,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无限制购售外汇。193b年,法币与美元比价为100法币折合30美元。至1936年底,中央、中国、交通……银行共发行法币1407亿元,法币的国币地位得以确立。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许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同民政府实行法市政策的意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