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

“一五”期间,“坚决优先保证工业不在1949年以前建立起工业的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大部分工厂“都建在离开沿海省份的城市,如湖北的武汉、内蒙古的包头、吉林的长春和四川的成都”。这说明“一五”计划

A. 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B. 完全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

C. 有效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D. 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

 

D 【解析】材料中“一五”计划实施时,坚持“优先保证工业不在…沿海城市发展,而是面向华北、西北和华中的新工业中心”,同时规定大部分工厂都建在远离沿海省份的内地城市,由此说明“一五”计划有利于新中国各地区均衡发展,故D项正确;A、C两项所述与材料信息无关,应排除;B项所述过于绝对化,错误,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观察1843年与1858年英国向中国进口棉花及出口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上述变化

A. 促使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B. 冲击传统农业经营方式

C. 导致对外贸易开始出现逆差

D. 表明中国已完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查看答案

请你给下图确定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

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民族工业的春天”

C.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 商人群体发展壮大保证商业蓬勃发展

D. 市坊界限打破为商业发展扫清障碍

 

查看答案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