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A. 洋务企业    B. 民族资本企业

C. 外国资本企业    D. 官僚资本企业

 

C 【解析】 试题1所代表的经济成分在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在1895年以后发展到一个高潮;在一战期间得到一定的减弱;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消失。结合以上分析,此种经济成分是外资企业。故选C。A项在甲午战争后衰落;B项在一战期间并未发展减弱而是得到快速的发展;D项是在1927年后出现的经济成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你给下图确定一个主题,这一主题应该是

A. “近代工业的起步”

B. “民族工业的春天”

C. “实业救国的浪潮”

D. “师夷长技以自强”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一方面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另一方面商业仍然在蓬勃发展。对上述悖论的解释合理的是

A. 重农是战国以后历朝的一贯政策,抑商并非贯穿始终

B. “盐铁官营”等政策成为了商业发展的最大动因

C. 商人群体发展壮大保证商业蓬勃发展

D. 市坊界限打破为商业发展扫清障碍

 

查看答案

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②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③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④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规定:“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不愿者,仍旧当班。”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进一步规定:“将该年班匠通告折价类解,不放私自赴部投当”。这种纳银代役的政策

A. 有利于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B. 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

C. 加强了工匠对国家的人身依附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查看答案

土地兼并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宋朝采取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该政策实施有利于

A. 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 促进自耕农经济的发展

C. 减轻农民的负担

D. 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