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新航路开辟前,欧洲的贸易中心在
A. 地中海区域
B. 太平洋沿岸
C. 印度洋沿岸
D. 大西洋沿岸
不少学者认为,单就航海技术而言,中国人早就具备了发现美洲甚至环球航行的条件,但事实上中国人却与地理大发现失之交臂。造成这种悲剧的文化心理原因是
A. 实行海禁、闭关锁国 B. 中国封建社会渐趋衰落
C. “天朝上国”的观念 D. 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提到其曾祖父无泽曰:“无泽为汉市长。”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司马迁的曾祖父从事的是
A. 商业管理 B. 军事管理 C. 行政管理 D. 文化典籍管理
文献与考古表明,唐朝中后期,“波斯锦”“胡锦”“番锦”通过丝绸之路,不断输入中国,内地也生产“胡氏锦”。这表明
A. 外来文化改变了唐代的社会生活
B.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深入
C. 外来的丝织技术超过了唐朝
D. 唐中后期手工业趋于衰落
[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向国际联盟求助。国联派出的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了一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但是第二个月日本就退出了国联。这是对国际联盟和旨在维护现状的整个外交结构的第一次沉重打击。日本毫不费力就获得了大片富饶的新领地,这对德国和意大利的修正主义领导人也起了作用——满洲事件引发了一连串的侵略并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满洲事件”的含义。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满洲事件”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清朝建立到戊戌变法之前,清朝的中央军事机构有过微调,也有过改革的探索,但没有根本的变化。直到“清末新政”时期,中央军事机构改革才真正展开。中央军事机构各部门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将单一的兵部一化为三,形成了陆军部、海军部、军咨府三位一体的新的中央军事机构。各机构内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实现了中央军事机构对军队建设、管理和指挥能力的提高,并且对其后的中国军事机构改革、对中国的政局都有一定的影响。这一改革标志着中国军事近代化从“器物领域扩展到“制度”领域,是从军队基层层面到国家中枢层面的一次升华。
——摘编自张麟《清末新政时期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研究》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清末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清末中央军事机构改革的主要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