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张居正指出当时的五大积弊:“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张居正创制了“考成法”,严格考察各级官吏贯彻朝廷诏旨的情况,要求定期向内阁报告地方政事,提高内阁实权,罢免因循守旧、反对变革的顽固派官员,选用并提拔支持变法的新生力量。为防御蒙古鞑靼入寇边关,张居正派戚继光守蓟门,李成梁镇辽东,又在东起山海关、西至居庸关的长城上加修“敌台”3000余座。他还与鞑靼俺达汗之间进行茶马互市贸易,采取和平政策。从此,北方边防巩固,在二三十年中,明朝和鞑靼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使北方暂免于战争破坏,农业生产有所发展。张居正还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他认为,赋税的不均和欠额是土地隐没不实的结果,所以要解决财政困难的问题,首要前提就是勘核各类土地,遂于万历八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在清查土地的基础上,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摘编自《张文忠公全集》和《明史·食货志》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张居正改革的背景和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张居正改革的影响。

 

(1)改革背景:吏治腐败;土地兼并严重;财政危机加重;蒙古贵族的劫掠。 主要措施:创制“考成法”,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整饬军备,巩固边防;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背景:每个要点计,答满两个要点计;主要措施:每个要点计,答满三个要点计 (2)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和地主的既得利益,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巩固了国防,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 【解析】 (1)第一小问背景依据材料““曰宗室骄恣,曰庶官瘝旷,曰吏治因循,曰边备未修,曰财用大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归纳回答。第二小问从创制“考成法”,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整饬军备,巩固边防;推行“一条鞭法”,整顿赋役制度、扭转财政危机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信息从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官僚和地主的既得利益,强化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改善;推动了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巩固了国防,增强了反侵略的能力角度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表

 

内容

中国

外国

文学

汤显祖(1550-1616),代表作是《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由于梦中获得的爱情在现实中难以寻觅,一时感伤而死,也即所谓“慕色而亡”的描写,最后还魂才子佳人结婚皆大欢喜,《牡丹亭》展示了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和浪漫夸张的艺术手法。

莎士比亚(1564-1616),代表作《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和朱丽叶一见钟情,他们为了对自由爱情的追求,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违抗父命,以死殉情。倡导自由平等、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颂歌。

 

百科全书

《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1773——1786)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由于搜集四库全书时毁灭大量古籍档案,故有学者称为“四库毁书”。

狄德罗(1713-1784)于1751~1772年组织160多位当时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编撰了一部《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反对迷信和专制,这些人被称为百科全书派。他们人数众多,影响极大,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力量。

科技

李时珍(1518-1593),《本草纲目》把药物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莱、果、木、器服、虫、鳞、介、禽、兽、人共16部,包括60类。每药标正名为纲,纲之下列目,纲目清晰。书中还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包括校正、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甚详。

哈维(1578——1657)1628年发表了《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这部只有72页的小书是生理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系统地总结了他所发现的血液循环运动的规律及其实验依据。

 

 

——据黄天骥:《论<牡丹亭>的创新精神》等

上表为16~18世纪中外部分文化比较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身统治,制定并实施治理边疆的政策。两汉时期,在边疆设立了众多郡县和属国,又在辽阔的西北边疆地区设立西域都护府,管理民政、军政等事务。为了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唐王朝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大的军镇兵力多则数万,少则数千。唐朝政府安排边疆民族子弟学习汉族文化,并将众多汉文经典书籍颁赐给边疆民族。元代,在边疆设立了宣慰司,“有招讨、安抚、宣慰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任用大量土官,因俗而治;建立了从首都行政中枢到遥远边疆地区的驿站制度。清代,雍正皇帝在西南地区推行“改土归流”。乾隆皇帝表示:“蒙古、汉人,同属臣民。”清政府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上层采用封爵、给俸,实施年班朝觐和联姻政策。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

—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的措施与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

 

查看答案

元朝书法之意表现为刻意求工的形式美的追求,如赵孟頫鼓吹“用笔千古不易”。明末清初的书坛呈现出放浪笔墨、狂放不羁和愤世嫉俗的风气,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表现出自我内在的生命和一种不可遏止的情绪表现。这种状况表明

A. 书法艺术具有求异求新的特征

B. 书法艺术是社会现实的反映

C. 明清时期的书法艺术不断完善

D. 书法艺术具有时代的局限性

 

查看答案

清代帝王多有禁查小说之举,嘉庆皇帝曾晓谕内阁:“愚民之好勇斗狠者,溺于邪慝,转相慕效,纠伙结盟,肆行淫暴,概由看此等书词所致。”道光皇帝也曾指出:“刑讼之日繁,奸盗之日炽,未必不由于此。”这从侧面说明

A. 通俗小说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增

B. 清代小说冲击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C. 小说是导致社会混乱的主要原因

D. 文化专制阻碍了清代小说的发展

 

查看答案

(题文)王夫之指出,为民为公,乃千古之法的精义所在,君主虽位尊权重,其意志仅一人之义,属“私”。孟德斯鸠认为,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因为人们害怕这个国王暴虐地执行法律。由此可知,两人主张的相似之处是

A. 体现鲜明的民主共和精神

B. 勾画未来社会发展蓝图

C. 质疑和防止君权过于集中

D. 都有新阶级力量的推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