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代官员海瑞充任地方官时,自述对案件的斟酌标准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

明代官员海瑞充任地方官时,自述对案件的斟酌标准是:“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教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届乡宦,宁届小民,以存体也。”这体现了明朝时

A. 宗法制的影响还在

B. 海瑞秉公执法,不愧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

C. 没有完善的司法制度

D. 保持了统治阶级权力的稳定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宁屈其弟”“宁屈其侄”“宁屈富民”等信息,可以看出审理案件标准不一,体现出明朝时期司法制度还不够完善。故答案为C项。A项不能说明“宁屈乡宦”“宁屈小民”,排除;材料不能反映海瑞秉公执法,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涉及,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著名史学家何忠礼先生曾指出:“在唐朝选官制度中,除科举制外,公卿大臣也有权公荐举人,考试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做官的唯一标准。”据此可推知

A. 科举制没有改变平民的等级观念

B. 士族门第的特权有增无减

C. 科举制初立时考虑协调政治矛盾

D. 科举取士不能满足人才需求

 

查看答案

(题文)西汉中期的《史记》记载人物籍贯以封国国名为主,县名次之,绝少以郡命名;东汉成书的《汉书》以封国命名籍贯的数量骤减,且在记述司马迁以后的人物籍贯时,在县名前加上郡名成为主流。由此可推知

A. 宗法制已完全退出两汉政治构架

B. 朝廷对地方的管理与控制渐趋强化

C. 以县为主导的区域观念逐渐形成

D. 封国在国家政治体制中占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秦朝《置吏律》中规定:官府的主管官员,由此官府调往彼官府,只许其只身前往,不准把原任官府的官吏,任用为新任官府的官吏。此规定最终是为了

A. 规范官府人员任用程序

B. 防范官员的职务犯罪

C. 强化君主专制

D. 减少政府官员的数量

 

查看答案

(题文)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

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

B.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

C.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

D.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

 

查看答案

《尚书》中记载周公曾经告诫康叔说,“元恶大憝(duì,奸恶),矧(shen,况且)惟不孝不友”要“刑兹无赦”。西周时期告诉权中规定“父子不得相诉,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这反映了西周时期

A. 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

B. 道德观念与家族政治结合

C. 社会秩序实现长期稳定

D. 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