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

1896年梁启超所著《波兰灭亡记》刊行,1898年6月康有为进呈光绪帝《波兰分灭记》,他们都指出波兰非但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更是由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以及守旧权贵“诋诽攻击”新政新法。其意在

A. 揭露列强瓜分图谋

B. 打击顽固守旧势力

C. 激发改革图强意识

D. 培养国人世界视野

 

C 【解析】材料中《波兰分灭记》突出波兰灭亡在于“内政不修,积弱滋甚”,意在激发改革图强意识,故选C;材料的主旨不在揭示波兰亡于俄、奥等国的瓜分,排除A;打击顽固守旧势力和培养国人世界视野均非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 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

A. 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B. 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C. 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    D. 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

 

查看答案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 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 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 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查看答案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