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

马丁•路德认为:人的“原罪”使得人的本性败坏,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马丁•路德的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A. 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权威

B. 开辟了宗教改革的道路

C. 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

D. 使路德教在德意志取得合法地位

 

A 【解析】 由材料中“只有内心信仰虔诚,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可以看出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即人们可以与上帝直接沟通,一定程度上架空了教会的作用,是对天主教会神学权威的否定,故A项正确。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序幕,故B项错误;马丁·路德主张建立民族教会,提高世俗当局的权力,激发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1555年《奥格斯堡和约》确定的教随国定原则,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孝文帝时期,推行按人口平均授田、受田者负担国家赋役和兵役的均田制。从物质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该制度的作用是

A. 缓和北魏的阶级矛盾    B. 促使鲜卑族从游牧转向农耕

C. 创立了新的政治制度    D. 推动各民族间的进一步交融

 

查看答案

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其分类标准是

A. 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 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 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 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查看答案

公元前594年,鲁国推行初税亩,同一年梭伦当选为雅典执政官,也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对这两次改革认识正确的是

A都推动了两国社会形态的更替

B.都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都有利于新的社会阶层力量发展

D.都促进了中西文明的交流融合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在《论告示》中指出;“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钓鱼,正如没有一个人可以被禁止捕鸟一样,但某人可能被禁止进入他人土地。”这说明在古代罗马

A. 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注重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保护

C.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原则

D. 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

 

查看答案

在古希腊人的精神世界中,人神是在同一空间共存的,众神不能主宰人的命运,因为众神也在命运之中,不能摆脱命运的掌控,这表明古希腊

A. 民众敢与命运抗争

B. 宣扬人是世界真正的主宰

C. 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