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

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 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 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 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

 

C 【解析】试题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是对材料的直接表述,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大量在中国投资建厂兴修铁路,导致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但不是导致“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中国自行修建铁路,可知是中国逐渐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是思想观念变化导致的,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铁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未普及,故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轨电车初入上海之时,电车公司号召民众乘坐,并提出妇女可出三等车资而坐头等座位。这表明

A. 有轨电车最早进入上海    B. 传统交通工具遭到抛弃

C. 上海市民接受新事物快    D. 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了

 

查看答案

从下面1912~1919年全国注册工厂在各省分布比例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直隶(含天津)

江苏(含上海)

浙江

广东

山东

福建

湖北

奉天

其余省份

58%

19.82%

5.37%

4.22%

3.96%

2.56%

2.43%

2.43%

1.02%

 

 

A. 近代民族工业发展遭受严重挫折

B. 民族工业在地区上的分布不平衡

C. 民族资本和外国资本比处于劣势

D. 封建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优势地位

 

查看答案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 洋务运动

B. 实业救国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查看答案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

B. 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 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

D.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的影响

B.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