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

有人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够迫使它停止下来”。该运动应该是

A. 洋务运动

B. 实业救国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A 【解析】材料中中国近代某一运动“结果和它的期望恰恰相反”,即此运动的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的背离;“它不自觉地把机捩(机器的机关)拧拨了一下,当机捩一旦转动,就逐渐地向着毁灭旧制度的爆炸点走去…”反映此运动属于重大的经济活动。结合所学可知,洋务运动提出“自强”、“求富”等口号,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而洋务运动采取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等近代化措施,客观诱导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摧毁封建制度的近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的经济基础,由此推断此运动为洋务运动,故A项正确;实业救国并未体现主观愿望与客观结果背离的特点,故B项错误;C、D均为政治运动,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和资本出现集中趋势,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工业生产开始进入大企业时代。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仅出现在欧洲主要国家

B. 促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

C. 不利于企业的技术革新

D.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

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据此分析,推动这一时期英国城市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殖民扩张的影响

B. 农业生产方式变化

C. 工业革命的推动

D. 确立海上霸权地位

 

查看答案

18世纪,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其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先进    B. 物质利益的驱动

C.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美洲劳动力缺乏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传统的地区自治便开始让位于全球统一。各个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居到新的大陆。”该论断表达的主旨是

A. 新的大陆对人们充满诱惑

B. 世界逐渐走向政治经济一体化

C. 世界隔绝状态完全被打破

D. 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地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颁布诏令: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十月: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明太祖实行海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 维护沿海地区稳定    B. 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

C. 政府独占对外贸易    D. 防御欧洲殖民者侵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