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关系的变化,对政治制度影响甚大。宋代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措施是

A. 推行三公九卿制

B. 确立三省六部制

C. 增设三司

D. 设立内阁

 

C 【解析】 宋代分割宰相权力,把宰相权力一分为三,分别由参政政事、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别负责行政、军事和财政,故C正确;A是秦朝设立;B是隋唐时期实行;D是明朝时期实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秦朝郡县长官的产生方式是

A. 世代相袭

B. 地方推荐

C. 考试选拔

D. 皇帝任命

 

查看答案

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名言。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材料二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启蒙思想家在政治领域中提出的建议的核心内容。在其影响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

—文池《思想的灵光》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4)以上三则材料,作为学习研究人文主义的史料,你认为哪则材料更科学、史学价值更大?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路易十四(1638—1715)只需一声令下,治国成就和过去的军事胜利一样可以迅速取得。昔日毁废荒凉的海港,现在建筑物环绕,既做装饰,又充防务。……在他的旗帜的保护下,移民从各个港口出发,前往美洲、东印度群岛和非洲海岸。与此同时,在法国本土,在他眼前,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雇佣人员成千上万,并且拥有由建筑艺术带动发展起来的百工技艺。在宫廷和首都,更加高雅精巧的技艺为法国带来过去甚至没有想到的娱乐和荣誉。文学艺术十分繁荣。鉴赏力和理智深入蒙昧无知的学校

—摘编自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

材料二康熙帝(1654—1722)多次南巡,皆“诣明陵致奠”,行三跪九叩之大参礼,亲书“治隆唐宋”来颂扬明太祖,祭拜时上至“垂白之叟”,下至“含哺之氓”,“父老从者数万人”,观者如堵,声势浩大。康熙二十三年南巡归途中,“上次曲阜。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诣孔林墓前酹洒。书‘万世师表’额。”

—摘编自《清史稿·圣祖本纪》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路易十四、康熙帝在巩固政权方面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人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采取不同措施的背景及其影响。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说过:“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建国后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取得了很大成绩……如果对十七年不作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就了。”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A. 完成了对高等院校的大规模调整

B. 创办了一系列的工人学校

C. 全面开展了“上山下乡”运动

D. 初步建成了国民教育体系

 

查看答案

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

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

②“211工程”的推动

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

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