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同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同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

A. 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

B.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D. 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C 【解析】从材料“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中可以分析出,这条道路既能保证欧洲的安全又能使西欧各国经济不断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西欧联合,故C项正确;ABD项是都是两极对峙的方式,不符合题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果要给下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A.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 从欧共体到欧盟

C. 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 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查看答案

“会议期间周恩来与之打交道的几乎包括了当时世界上各种类型国家的代表。他坚决反对美国的干涉政策,也不赞成苏联的僵硬态度,并说服越南放弃不切实际的要求。力争在周边保持和平环境,绝不再被盟国拖入与美国的战争。”新中国在此次会议上

A. 倡导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B. 以“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友好

C. 实行全方位的多边外交

D. 应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际争端

 

查看答案

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 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 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 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 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查看答案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归绥 (归顺、平定之意)改为呼和浩特 (意为青色的城)、将迪化 (开导、教化之意)改为乌鲁木齐 (意为优美牧场),这说明新中国

A.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B.贯彻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C.注重行政区划管理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查看答案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迎接一九五三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里,把“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宪法,通过国家建设计划”作为三项伟大任务,向全国公布。材料表明新中国在政治上的时代主题是

A. 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 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 发展多党协商政治制度

D. 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