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

1965年,德意等国提议把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从“一致通过”改变为“多数赞成”,法国总统戴高乐实施“缺席政策”坚决抵制。“空椅危机”迫使欧共体通过“卢森堡协议”,同意法国提出的决策机制的全体一致原则。上述历史现象实质上反映了

A. 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间存在分歧

B. 西欧各国联合起来摆脱美国的控制

C. 德意与法国争夺欧共体领导权斗争激烈

D. 民族国家利益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

 

A 【解析】材料大意是: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提议修改欧共体内部决策机制,而法国却通过缺席坚决抵制,最后迫使欧共体同意法国支持的决策原则。这反映的是欧共体和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从本质上来说,即超国家倾向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分歧,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欧共体内部问题,并非与美国的抗争,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并非是领导权的争夺,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行为只是在欧共体民主决议原则上的分歧,并没有体现“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方学者罗伯特·赖克在《国家的作用》一书中说:我们正在经历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将是重新安排即将到来的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每一个国家的基本政治使命将是应付全球经济的离心力,这种力量正在拆散把公民联系在一起的纽带。该观点反映出经济全球化(     )

A. 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B. 打破了贸易的国界限制

C. 促进了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D. 弱化了民族国家的主权

 

查看答案

197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承认固定汇率制与浮动汇率制并存,成员国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同时IMF继续对各国货币汇率政策实行严格监督,并协调成员国的经济政策。这说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影响不复存在

B. 美国丧失了经济霸主地位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获得双重保障

D. 各国经济发展独立性增强

 

查看答案

民众衣服色彩、款式比较单调,绿色军装成为各界人士时髦的时代特征出现在

A. 20世纪40、50年代

B. 20世纪60、70年代

C. 20世纪70、80年代

D. 20世纪80、90年代

 

查看答案

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保证集体经济占绝对优势的条件下,人民公社应该允许和鼓励社员利用剩余时间和假日,发展家庭副业,增加社会产品,增加社员收入,活跃农村市场。”这一规定(  )

A. 鼓励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B. 加快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

C. 贯彻落实了“八字方针”

D. 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始

 

查看答案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