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对国营企业的直接计划、对合作社和私营企业的间接计划和对部分私营、手工业、社员个体经营的市场调节过渡到对社会生产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国家市场和自由市场并存过渡到了对工农业产品流通实行国家垄断。这一变化

A. 为了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B. 基本摆脱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影响

C. 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左”倾思想的体现

D. 是对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借鉴

 

A 【解析】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和国家垄断,这是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故A正确;苏联经济模式也是高度集中的国家计划管理,故B错误;国家计划管理并不是“左”倾思想的体现,故C错误;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不等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五”期间,由国家计委统配的物资数量从1953年的112种增加至1957年的231种,由中央各部门管理的物资数量由l953年的l15种增至1957年的301种。这种分配制度的实行

A. 调控了灾害造成的物资短缺    B. 将物资管理分配纳入计划体制

C.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D. 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查看答案

撒切尔夫人就任英国首相后,将20家大型国企私有化,包括捷豹汽车、英国电讯、英国石油及工厂和港口等。这些公司在上市时,把股价故意定得偏低,并面向所有的人销售。这一举措

A. 加强了国家干预力度

B. 扩大了市场机制的作用

C. 恢复了自由放任政策

D. 提高了国民的工资收入

 

查看答案

《大国崛起》认为:“列宁时代,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相当的弹性;而斯大林则以强硬的手段加快了国家工业化的步伐。”据此判定列宁与斯大林的经济政策分别是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政策

C. 新经济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

 

查看答案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写道:“这一矛盾导致本世纪初(20世纪)巨大的摆动即资本主义大危机,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指的是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国家干预政策

C. 重商主义政策

D. 计划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大幅度降低关税,进口关税率由1820年的45-55%降到19世纪中期的零关税。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等七十多个国家大幅度提高进口商品的关税率,与1929年相比提高了60%-100%。材料中英美等国做法的共同目的是

A. 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B.促进世界市场的扩大

C.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压力   D.倡导国家干预经济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