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一次历史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持这一...

在一次历史学术研讨会上,有人提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持这一观点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 爆发背景相同

B. 目的和性质相同

C. 侵略方式相同

D. 发动战争的国家相同

 

B 【解析】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英国想打开中国的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国家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销售商品,可见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和性质相同,故B项正确;两次鸦片战争爆发背景不同,故A项错误;侵略方式也不同,故C项正确,第一次是英国,第二次是英法联军,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代政府设立了严格的查灾、报灾制度;确立了储粮备荒的“平仓制度”和借助社会有经济能力者的“捐输制度”;还确立了王杖制度:“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哺之以糜粥。”此外,有些皇帝将郡国公田借给贫民耕种,并赈贷种食。汉文帝“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汉武帝令“博士大夫等六人分循天下,存问鳏寡废疾,无以自振业者贷与之”。汉代也注重医疗丧葬救助,如东汉和帝永元四年“时有疾疫”,地方官曹褒“巡行病徒,为致医药,经理粥,多蒙济活”。

—摘编自陈井安、郭丹、瓮晓璐《中国古代社会救助考察》

材料二随着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在农村中相继出现了互助组、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为解决农村贫困户的生活困难开辟了新路。使农村救助模式转变为集体救助为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贫民受救助历来被认为是政府的慈悲行为。在1954年颁布的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资帮助的权利”。这从法律上为社会救助加以保障,贫民受到救助成为公民应得的权利。

—摘编自任松峰《新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制度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朝政府社会救助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汉朝政府实施社会救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与传统社会相比,新中国社会救助有哪些新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新特点的主要原因。

(3)综上,就社会救助问题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北方战争频仍,河南、山东等地田园大量被毁。1138年,宋室南渡,政治中心南移。同时,随着北方的长期发展,自隋以来“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大批北民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摘编自郭友亮《论宋代人口南迁对南方的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在江苏川沙农村,“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因此“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洋务运动中,福建船政局从农村招募旧式手工业者,“自有船厂,趋工若鹜,仰食者不下万家”。近代兴起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南宁有两家较大的土布工厂,工人多是从桂林和湖南农村招募而来。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

材料三15世纪末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人口迁移才开始出现。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为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地,为欧洲日益增长的经济提供原料,欧洲殖民者除了派遣武装人员、行政官吏、传教士外,还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18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欧洲契约奴和罪犯。到18世纪下半叶,白人奴隶逐渐为非洲黑奴所取代。到1850年为止,运往美洲的黑奴为欧洲白人移民的4—5倍。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人口南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人口南迁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口出现的流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移民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查看答案

某国际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成员国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既有发达的工业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际组织是

A. 欧洲共同体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下边两幅图标所示机构的建立,反映了二战后

A.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逐步建立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C. 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D. 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1920年底,苏俄农民对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极为不满。他们向列宁反映“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开始推行

A. 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的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补贴减耕减产农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