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北方战争频仍,河南、山东等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北宋末年到南宋末年,北方战争频仍,河南、山东等地田园大量被毁。1138年,宋室南渡,政治中心南移。同时,随着北方的长期发展,自隋以来“户口岁增,京辅及三河,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大批北民迁入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江、浙、湖、湘、闽、广,西北流寓之人遍满

—摘编自郭友亮《论宋代人口南迁对南方的影响》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在江苏川沙农村,“女工本事纺织,今则洋纱、洋布盛行,土布因之减销”,因此“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洋务运动中,福建船政局从农村招募旧式手工业者,“自有船厂,趋工若鹜,仰食者不下万家”。近代兴起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民国初年,南宁有两家较大的土布工厂,工人多是从桂林和湖南农村招募而来。

—摘编自王跃生《近代中国人口的地区流动》

材料三15世纪末以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人口迁移才开始出现。从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为巩固和扩大其殖民地,为欧洲日益增长的经济提供原料,欧洲殖民者除了派遣武装人员、行政官吏、传教士外,还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18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欧洲契约奴和罪犯。到18世纪下半叶,白人奴隶逐渐为非洲黑奴所取代。到1850年为止,运往美洲的黑奴为欧洲白人移民的4—5倍。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归纳宋代人口南迁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人口南迁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人口出现的流动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移民出现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影响。

 

(1)原因:北方战乱;政治中心南移;北方人口增长,地少人多。 影响:为南方带来了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南方经济的发展;使得南方经济发展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每点,,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2)趋势:从农村流往城市。 原因: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农村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3)原因:新航路的开辟;早期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每点,最多,言之有理均可给分) 影响:推动了欧洲和美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欧洲的进一步扩张和加紧对殖民地的掠夺,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 (1)本题根据材料一“北方战争频仍,河南、山东等地田园大量被毁……宋室南渡,政治中心南移。同时,随着北方……地少而人众,衣食不给,议者咸欲徙就宽乡”,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战乱、迁都、人地矛盾等方面归纳宋代人口南迁的原因。再结合所学知识从劳动力、生产技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重心等方面分析宋代人口南迁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本题根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后……多有迁至沪地入洋纱厂、洋布局为女工者……洋务运动中,福建船政局从农村招募旧式手工业者……近代兴起的民营企业也不例外”,即可概括近代中国人口出现的流动趋势是农村流往城市。再结合所学知识从近代工业需求、自然经济解体等方面简要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本题根据材料三“欧洲殖民者除了派遣武装人员、行政官吏、传教士外,还需要大量从事生产的劳动力。18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是欧洲契约奴和罪犯”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新航路、殖民扩张、奴隶贸易、商品经济等方面分析国际移民出现的主要原因。再从资本主义发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灾难等方面简析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国际组织是一个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成员国遍及北美、南美、东亚和大洋洲;既有发达的工业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既有资本主义国家,又有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际组织是

A. 欧洲共同体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合组织

D. 世界贸易组织

 

查看答案

下边两幅图标所示机构的建立,反映了二战后

A. 国际经济新秩序已逐步建立

B. 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出现

C. 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D. 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的方向发展

 

查看答案

1920年底,苏俄农民对当时实行的经济政策极为不满。他们向列宁反映“粮食被收集得像扫帚扫过一样干净,一点也没剩”。为改变这一局面,苏俄开始推行

A. 余粮征集制

B. 征收粮食税的政策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补贴减耕减产农民

 

查看答案

二战后的三十年间,美国农业就业人数大幅下降,农产品的产量却大大提高。制造业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重也有所下降,但生产量增长了41.3%,劳动生产率增长了131.5%。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国家减少对经济干预

B. 福利制度的推行

C. 美国霸主地位的确立

D. 科学技术的进步

 

查看答案

1930年6月美国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进口商品税率。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这一措施

A.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

B.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C. 为美国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