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30年6月美国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进口商品税率。农作物原料的...

1930年6月美国签署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修订了进口商品税率。农作物原料的平均税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税率由31.02%提高到34.3%。这一措施

A. 导致了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

B. 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C. 为美国增加了更多就业机会

D.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 【解析】1930年处于世界经济危机时期,美国提高进口关税,企图保护国内企业和市场,但引发了其它国家展开关税大战,这使得经济危机持续恶化,故A正确;美国这种做法并不能缓解经济危机,故B错误;提高进口关税与增加就业机会没有直接联系,故C错误;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的是罗斯福新政,而不是提高进口关税,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表,由此可以看出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

 

英国

美国

德国

法国

1874—1890年

1.7

5.2

3.5

2.1

1891—1900年

1.6

3.5

4.8

2.6

 

 

A. 欧洲发达国家已经走向衰落

B.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拉大

D. 美国和德国成为了世界的经济中心

 

查看答案

19世纪以来,英国妇女纷纷走出家庭。据统计,1851年全国约1066万妇女中,参加工作的就有280多万人,约占全国劳动者的30%。分布在纺织、服装、采矿、金属、造纸、印刷等行业。由此可见,在当时的英国

A. 妇女已成为工业生产的主体

B. 妇女政治地位大大提高

C. 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角色转变

D. 社会贫富分化日益加剧

 

查看答案

(题文)中共在某次大会报告中称“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生产社会化,现代化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一论断说明当时我国

A.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发展

C.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完全建立

D. 完全融入进全球化浪潮

 

查看答案

从1950年到1963年间,中国将8000多名学生送到苏联的大专院校学习。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理工科,而军事、人文等学科的学生相对很少。这一现象

A. 适应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体现

C. 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利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一幅20世纪初的年画,描绘了一家四口。画的上方写有:“现在的时势,不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不赶紧想法子,还是女的靠着男子,男子受了累女子亦必活不成了。中国不强,大病在此。”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男女平等已经实现

B. 年画用于开启民智

C. 婚姻观念依然传统

D. 妇女成为救亡主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