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50年到1963年间,中国将8000多名学生送到苏联的大专院校学习。其中大...

从1950年到1963年间,中国将8000多名学生送到苏联的大专院校学习。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所学专业是理工科,而军事、人文等学科的学生相对很少。这一现象

A. 适应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体现

C. 推动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 利于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

 

A 【解析】1950年到1963年,处于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时期转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共八大提出工业化建设目标,中国到苏联学习的学生多是理工科,这适应了我国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故A正确;中国与苏联并不是经济区域集团的成员,故B错误;当时我国没有实行对外开放,故C错误;去苏联学习与国民教育体系的完善无关,故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一幅20世纪初的年画,描绘了一家四口。画的上方写有:“现在的时势,不论男女必须自食其力方能自保,不赶紧想法子,还是女的靠着男子,男子受了累女子亦必活不成了。中国不强,大病在此。”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 男女平等已经实现

B. 年画用于开启民智

C. 婚姻观念依然传统

D. 妇女成为救亡主力

 

查看答案

据统计,1915年从日本进口的原色粗布,比1914年减少47.6%,1916年又比1915年减少20.3%;粗斜纹布1915年比1914年减少25.4%,1916年又比1915年减少36%。从日本进口的卷烟、火柴等都急剧下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列强在华的激烈争夺

B. 日本放松对华侵略

C. 中国已收回贸易主权

D. 爱国救亡运动高涨

 

查看答案

(题文)近代以来,中国从传统的按自然昼夜、农时季节等进行活动到定时定点活动;从传统计时的更、刻、“一袋烟”、“一盏茶”等模糊概念到精确的时、分、秒。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 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

B. 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

C. 科技开始落后于世界

D. 人们对西方的盲目崇拜

 

查看答案

“它本质上是一场中国式的‘工业革命’。……它用旧有思维定式去带领整个国家走向近代化,注定是一场悲剧。但它还是为这个国家带来了短期的活力和生机。”材料中的“它”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D. 辛亥革命

 

查看答案

读下表,表格反映的变化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是1843年协定关税前后洋布新旧税率水准

货物

1843年前的旧税率

1843年新税率

头等白布

29.93

6.95

斜纹布

14.92

5.56

 

 

A. 外国商品充斥着中国市场

B. 导致我国农产品的商品化

C. 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兴起

D. 促使我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