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张元隆,康熙年间东南沿海名震一时的海商,他“立意要造洋船百艘”,以与外商一争高下...

张元隆,康熙年间东南沿海名震一时的海商,他“立意要造洋船百艘”,以与外商一争高下。但他最终不容于清朝,走向没落。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方殖民者侵略加剧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

C. 闭关自守政策的推行

D. 资本被投往到购买土地

 

C 【解析】康熙年间西方殖民者侵略没有加剧,故A错误;康熙年间民族资本主义尚未产生,故B错误;康熙年间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海外贸易,故张元隆走向没落,故C正确;“资本被投往到购买土地”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阻碍性因素,与材料无关,故D错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代文学家汪道昆认为“夫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夫人毕事儒不效,则弛儒而张贾;既侧身飨其利矣,及为子孙计,宁弛贾而张儒”,儒和贾各有功用,人们各随所愿。出现这种认识反映了当时

A.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价值观

B. 重义轻利观念被社会各阶层接受

C. 重农抑商政策使得商人地位下降

D. 文化事业和商品经济的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

对于在唐代已出现的一种农业工具,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这样记载其工作原理:“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这一工具应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表是魏晋时期西北地区一些简文上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西北

序号

简文内容

1

“……将城内田明日之后便当斫地下种。”

2

“……要务又迫草锄。”

3.

“夏孔进渠常田叁亩,要经陆年。亩与大麦陆斛,若种粟,亩与粟柒斛。五月内□□使毕,十月内上使毕。”

 

 

A. 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B. 农业技术已领先于中原

C. 与中原商旅往来频繁

D. 农业生产获得较大发展

 

查看答案

汉代一些商品生产者往往在自己生产的商品上刻上名号或标记,以显示商品生产者的商业信誉。如东汉市场上较著名的文具商品就有“韦涎墨”、“左伯纸”等。这反映当时

A. 市场经营行为规范

B. 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

C. 市场竞争较为激烈

D. 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周礼·考工记》将“工匠”分为“攻木”、“攻金”等六大类,其下再分小类。如在“攻金之工”中,又分为凫氏制作乐器,段氏制作农具,桃氏制作兵刃等六小类。这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

A. 技术先进

B. 分工细致

C. 产品丰富

D. 官府垄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