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对世界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是 A. 只是一种旅游资源 B. 要大规模开发 C. 可以...

对世界遗产应采取的态度是

A. 只是一种旅游资源

B. 要大规模开发

C. 可以增加新的建筑

D. 反对增加不必要的修复

 

D 【解析】世界遗产属于文化资源,不单独是旅游资源,故A项错误;世界遗产不能大规模开发,要有节制开放,故B项错误;对于世界遗产要对原先建筑实行保护,不是增加新建筑,故C项错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对于世界遗产要适度开发,不要进行报复性修复,故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人认为,全球化带来快速的经济发展发同时也导致了环境的破坏、不断加剧的贫富差距,以及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同质化,即地方的、多样性的土著文化被同化。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全球化(     )

A. 带来了高效运作的市场经济体制

B. 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C. 伴随着较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D. 给人类带来的机遇远远大于挑战

 

查看答案

美籍华裔学者林毓生认为,“20世纪初中国思想史的最显著特征之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坚决地全盘否定的态度的出现与持续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对传统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     )

A. 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B.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 使知识分子普遍接受了一次民主思想的洗礼

D. 为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提供了指导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布哈林是苏联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列宁逝世以后,布哈林继续坚持和捍卫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他认为各种经济成分应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并利用商品交换来建立工农关系,反对超越现阶段的急于求成。1925年,斯大林的工业化理论政策提出后,布哈林认为在当时条件下,经济建设“只能以乌龟速度爬行”,大工业产品的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补充,一是农民经济,二是小工业、租借制、租让制和对外贸易。有学者提出“布哈林方案”比“斯大林模式”更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但1928年初苏联出现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鉴于当时的国内和国际的环境,“斯大林模式”逐渐取代“布哈林方案”。

—据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布哈林方案”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斯大林模式”取代“布哈林方案”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90年8月,美国领导的联盟军为恢复科威特合法政权对伊拉克进行的一场战争,即海湾战争,是世界在向新格局过渡过程中局部矛盾激化的结果,是信息化时代下作战方式的一场根本转变。海湾战争中,美军制胜的关键性理念是打击、破坏对方的整体作战体系和结构,毁坏对方的抵抗能力和意志,直击其指挥控制系统、预警侦查系统等作战要害和关键点,最终目标为导致敌方作战系统功能完全失调直至瘫痪。因此,这种以高科技为基础的信息化作战方式耗时短,但人员伤亡数量巨大,毁灭性和残酷性也大幅度增加,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据赵阵《信息时代军事技术变革对作战方式的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湾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湾战争中信息化作战的特点和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隋朝建立与正仓系统分开的义仓系统,用于备荒救灾,表明国家赈灾方面的财政制度沿着专门化的方向迈进。唐代在隋制义仓的基础上,置义仓于州县,由州司和县司直接管理,这与义仓分散在民间,不易管理有关。义仓最初按亩征收,高宗永徽年间改为“率户出粟”。上上户五石,上中以下递减一石。唐中宗神龙前后,义仓粮被官府大量使用,成为官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义仓制度使我国古代赈灾财政的专项制度化达到了成熟阶段,反映出当时统治阶级防灾救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也为国家履行职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物质保证。

——据潘孝伟《唐代义仓制度补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唐代义仓制度改革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