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领导的武装力量中,既有八路军正规军,还出现了数...

在抗日战争初期,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领导的武装力量中,既有八路军正规军,还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阜平营、平山团(地方武装)、回民支队等武装。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A. 重视缓和与当地民众矛盾

B. 注重发动各种抗日力量

C. 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已成熟

D. 积极完善抗日统一战线

 

B 【解析】材料“既有八路军正规军,还出现了数量众多的阜平营、平山团(地方武装)、回民支队等武装”反映了当时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动各种抗日力量联合抗日,故B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反映中共与民众的矛盾,故A错误;阜平营、平山团(地方武装)、回民支队等武装力量并不能说明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已成熟,故C错误;抗日统一战线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材料未涉及国民党抗日力量,故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资料统计,唐代文职官员中科举出身者约占38%,《旧唐书》传主1590人,有科目者531人,占33.39%;传主四品官以上有1246人,有科目者占36.68%都不过40%,进士与明经、生徒、杂色并用。据此可知,唐代

A. 注重选拔综合型的人才

B. 封建门阀制依然存在

C. 官吏来源方式多样化

D. 科举制阻碍阶层流动

 

查看答案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母亲的兄弟都称为舅,母亲的姊妹都称为姨,父亲的姊妹都称为姑,而父亲的哥哥则称为伯,父亲的弟弟则称为叔。这种不同称呼的产生

A. 体现了宗法观念的影响

B. 是因为血缘关系亲疏的差别

C. 体现了三纲五常的观念

D. 反映出封建等级制度的森严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扬州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处于长江与运河“T”字型交汇处,沟通南北的运河要道和连接东西的长江是其生长发展的命脉所在。扬州居南北交通枢纽和明清两淮盐业中心的地位,使其成为沟通南北东西贸易的“四汇五达之衢”,成为长江下游地区最重要的商品集散中心之一。四方舟车、商贾荟萃,商业高度繁荣。不仅如此,运河还被赋予了更多的国家政治、军事功能,从唐朝开始,扬州就成为东南漕粮转运京师的咽喉,一直至清中叶。为了保证漕粮能顺利运达京师,历代王朝都加强对扬州的统治,并不惜巨资和代价对运河进行疏浚、整治,以保证国家命脉——运河的畅通,从而也确保了扬州在漕运中的咽喉地位和商业、贸易的繁荣。

——何一民《中国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的衰落以苏州、杭州、扬州为例》

材料二曼彻斯特的真正崛起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棉纺织厂在曼彻斯特诞生。到1830年,曼彻斯特的棉纺织厂已达99家。自1780年后的四十年中,拥有全国棉纺织工业的四分之一;也是原棉和棉纱的贸易中心。1830年建成利物浦—曼彻斯特铁路。最早被清政府派赴欧洲考察的官员斌椿在《乘槎笔记》(1866年)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往织布大行(指工厂)遍览。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计三千人,女多于男。棉花包至此开始。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织机万张,刻不停梭。每机二三张以一人司之。计自木棉出包时,至纺织染成,不逾晷刻,亦神速哉?”那时的曼彻斯特已从旧集镇发展为英国有数的大城和世界棉纺工业之都。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扬州和曼彻斯特城市发展的特点及古代扬州繁荣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扬州“衰”和曼彻斯特“兴”的原因。

 

 

查看答案

对外贸易是我国历代经济活动的重要内容,体现出“打开大门,走向世界”的文明发展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时代以前的商业往来,外商来华只是为了购买中国货物。而此时英国人开始来寻找中国市场了,要扭转一千年来欧洲和东亚之间的供求关系,这就是所谓的“自由贸易”。由于不了解英国的国力和国威,终于自食其果。

—据费正清等《剑桥中国晚清史》整理

材料二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三原则是:世贸组织没有中国参加是不完整的;毫无疑问要作为发展中国家加入世贸组织;加入世贸组织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平衡为原则的。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并存。

—摘编自廖盖隆等《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

(1)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所谓“英国的国力和国威”形成的原因,并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

(2)阅读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多年努力”的过程,并阐述对中国入世三原则的看法。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l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影响波及各方。一般看来,这一变化对欧洲人是有利的,但对其他地方的人则意味着灾难。

—(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据材料,说明作者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