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

在古希腊文明影响下产生的古希腊的服装是一块布的艺术。布一般都不裁剪,而是通过披挂或缠绕把一块布穿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如多利亚式希顿(图1)和爱奥尼亚式希顿(图2),公元前200—150年前后,由于黄金分制法的广泛应用,腰带位置上移,希顿变成高腰的设计(图3)希顿的设计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 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B. 追求自由精神

C. 开放包容的政治文明

D. 崇尚理性之美

 

D 【解析】 希顿的设计变化是由于黄金分割法的广泛应用而导致的,体现的是对理性的追求、对理性的崇尚,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人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表面现象而非本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理性精神而非自由精神,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到政治文明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58年毛泽东视察农村时说:办人民公社的好处是,它可以把工、农、商、学、兵合在一起,便于领导。他还认为,人民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在当年的农村工作会议上,还通过了要求人民公社举办公共食堂、幸福院等决议。这表明发展人民公社的根本目的是

A. 适应大跃进运动需要

B. 加强农村的政治建设

C. 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

D.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查看答案

1933年4月1日,蒋介石批准成立鄂豫皖赣四省农民银行。最初其主要经营业务集中于农业信贷与农村救济。1933年底,四省农民银行开始更多地担负起军事经费调拨等工作。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 日本侵华范围不断扩大

B. 革命根据地日益壮大

C. 国民经济建设深入开展

D. 世界性经济危机扩散

 

查看答案

1894年7月,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连续报道:《清国商人归国》(11日)《袁世凯归国》(21日)《有七十一名支那人回国》(27日)《清国公使馆员回国》(28日)《支那人归国》(29日)《清国公使馆和领事家族归国》(31日),这一系列报道

A. 预示中日大战迫在眉睫

B. 宣传日本政府亲善外交

C. 渲染清人仓皇逃离日本

D. 传达中日已经断绝邦交

 

查看答案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破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歌其旧业。”这反映出

A. 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 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 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查看答案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

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