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

1866年,左宗棠在奏折中指出:“自洋船准载北货行销各口.北地货价腾贵,江浙大商以海船为业者,往北置货,价本愈增,比及回南,费重行迟,不能破价以敌洋商,日久销耗愈甚,不惟亏折货本,寝至歌其旧业。”这反映出

A. 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 洋务官员与洋人分利的意识

C. 中外正当贸易已经出现逆差

D. 传统手工业缺乏国际竞争力

 

B 【解析】“不惟亏折货本”等字眼体现了左宗棠等洋务官员已经有了与洋人分利的意识,所以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左宗棠创办的企业并不是民族资本主义,所以也就不存在外企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涉及贸易逆差的问题,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洋务企业而非传统手工业的问题,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

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查看答案

汉武帝驾崩之后,朝中拟上其庙号为世宗(意即“划时代的典型”》,经学家夏侯胜却提出了强烈的反对,他认为皇帝征战连年而使生灵涂炭,不应用“世宗”为庙号。这表明当时部分儒家学者

A. 倡仁政反黩武的政治原则

B. 已经控制朝政

C. 获得决定皇帝庙号的特权

D. 主张民贵君轻

 

查看答案

(题文)中国自古设官而治,从“国中之卿大夫皆公族也,皆世官也”到“政逮于大夫”、“陪官执国命”、“布农为卿相”的历史演进,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变化趋势。这一趋势是

A. 官员选拔利于国家管理    B. 官制由人治向法治转型

C. 贵族政治让位官僚政治    D. 君主专制取代贵族政治

 

查看答案

何尊是西周成王时的青铜器,其内底的铭文中提到周武王在世时决定迁都于洛邑,即“宅兹中国“(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是“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与《尚书》中的《洛诰》、《召诰》等文献记载可相互印证。据此可知

A. 中国人的世界观已形成

B. 西周初年的疆域东至洛邑

C. “中国”称谓的历史起源

D. 考古与文献必须互为印证

 

查看答案

2010年IMF执行董事会通过改革议案,在IMF中,中国的份额计划由3.65%升至6.19%, 2013年3月11日,美国国会否决这一提案。这本质上反映了

A. 布雷顿森林体系仍起关键作用

B. IMF的运行机制

C. IMF是美国国内金融机构,国际影响力大

D. 中国经济势力大增,影响力扩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