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物1:史学家司马迁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经济活动,他认为“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开发山泽资源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

(1)根据材料,概括司马迁的主要经济观点。

人物2:红色资本家荣毅仁

1956年1月20日,身为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荣毅仁和盛丕华一起,代表全市私营工商业者向当时上海市副市长曹荻秋提交了上海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申请书。

(2)结合所学,分析荣毅仁提交申请书的主要原因,并指出这一年我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

人物3: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下图)

美国《时代周刊》在1984年4月30日的杂志封面上刊登了一位普通的中国青年的照片,他手里拿着可口可乐,面露微笑。图中的英文为:“中国的新面貌,里根将会看到什么?”

(3)根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分析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可能会在中国看到什么。

 

(1)人都有追求财富利益的本性;农、工、商、虞都是人民的生活来源;发展经济要顺其自然。(答对一点的,总分不得超过 (2)中国正在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或三大改造正在进行)。(只写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也可得。经济体制变化: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改革开放初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增加,中国人心态更加开放包容。 只要写出1点就可得,其他言之有理且发生在1984年4月30日前的中国也可得分,发生在1984年4月30日之后的事件一律不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 【解析】 第(1)问,概括观点,从材料“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提供的1956年的时间,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为三大改造,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主要任务可根据所学知识直接回答。 第(3)问,主要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分析1984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在各个领域发生的新变化都有可能是里根总统会看到的,所以只要写出这一时期的基本史实就可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1500-2000 年间世界主要国家及其力量源泉

 

时期

 

国家

 

主要力量源泉

 

16 世纪

 

西班牙

 

黄金、殖民贸易、雇拥军、王朝联系

 

17 世纪

 

荷兰

 

贸易、资本市场、海军

 

18 世纪

 

法国

 

人口、农业、公共管理、军队、文化

 

 

19 世纪

 

 

英国

 

工业、政治凝聚力、金融和借贷、海军、自由主义规 范、岛国位置

 

 

20 世纪

 

 

美国

 

经济规模、科技领导地位、地理位置、军事力量和结 盟、全球化文化和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

 

 

 

 

——摘自张剑荆《中国崛起:通向大国之路的中国策》

综合上述表格信息,自拟一个观点,结合世界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 论据充分、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的主旋律,关注民生,建立社会保障,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4年英国议会通过一项法令,规定8至13岁的儿童每天工作6.5小时,外加3小时教育时间;13至19岁的青工和女工每天工作12小时。1847年5月,十小时工作日的提案在下院通过,6月8日"十小时法案"得到王室批准成为法令

—《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材料二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国纷纷寻找对策。美国罗斯福总统大力推行新政。在新政中,救济是一个主要方面;在进行直接救济的同时,更主要的方面是以工代赈。1933年罗斯福上任后从一开始就倾注了极大的力量兴办大规模的公共工程,以扩大政府开支来弥补私人投资下降而出现的空白,并解决部分就业问题,1935年4月28日,罗斯福正式宣布工赈计划,明确规定对有工作能力的失业者不发放救济金,而是帮助其通过参加不同的劳动获得工资。

材料三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取得了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加快实现现代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上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议会通过法律并颁布实施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社会实施社会保障的具体做法。并指出田纳西等工程兴办的历史意义。

(3)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参与全球化,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的举措?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查看答案

2017年,“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被来自“一带一路”沿线20国青年评选为中国的“新四大发明”。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出现说明

①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已经建立

②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③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

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走向成熟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美国东部时间5月3日,美国国家纳税人联盟(NTU)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国会发出公开信,反对美国政府近期在贸易方面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这封公开信由超过1100名经济学家联合签署,其中包括十几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以及特朗普之前28年来历任美国总统(克林顿、布什、奥巴马)的经济顾问。这表明

A. 美国的经济学家均崇尚贸易自由主义思想

B. 美国的经济学家缺乏基本的爱国主义精神

C. 美国的经济学家均反对国家和政府干预经济

D. 经济全球化发展形成全球利益均沾的格局

 

查看答案

2009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建设积极合作的中美关系。下列中、美两国都参加的以“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为发展原则的经济集团是

A. 欧洲联盟

B. 北美自由贸易区

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 亚投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