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 玄宗开元二年,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唐代

玄宗开元二年,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追奇巧,以备进内.代宗广德元年,委派宦官吕太一担任广州市舶使。吕太一曾募兵驱逐广南节度使张休,纵容部下大掠广州

宋代

广州依然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为了征收“舶税”和管理海外贸易,仍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南宋初年,岁入不过一千万缗,市舶收入即迭一百五十万缗

元代

全国设八处市舶司,至元二十年四月,置司于广州,称广东转运市舶提举司。至元二十三年十一月,改广东转运市舶提攀司为盐课市舶提举司,后迁革不定,至治二年复置市舶司

明代

明初,在杭州、广州等地设市舶司。倭寇横行东南时,东南市舶司被取消。葡萄牙勾结南海海盗四处劫掠,政府多次打击并取得胜利,又恢复在广州设市舶司。正德时,移至高州电白县

清代

康熙二十四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闵、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看见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

 

 

——据《食货志》等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示例: 论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受国内外社会局势影响。 阐述:市舶司是中国古代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最初唐代设置市舶司最主要是为皇帝进贡外国的奇珍异宝,市舶司掌握极大的权力并且影响地方局势,宋代社会较为稳定,政府重视商业,设立了许多市舶司,为封建王朝贡献了大量财政收入。市舶司的兴废,与国内外的社会局势密切相关,市舶司在社会稳定时能够稳定存在,一旦国家政策有变或者受到外部侵扰时。市舶司常常被政府撤销以稳定地方社会秩序,到了清朝时期,随着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政府就只保留广州一地对外通商,并设置市舶司进行管理, (“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 首先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者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右威卫中郎将周庆立为安南市舶使,与波斯僧广追奇巧,以备进内”“为了征收‘舶税’和管理海外贸易,仍在广州、杭州、泉州等地设立市舶司”“倭寇横行东南时,东南市舶司被取消”“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看见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可概括得出论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受国内外社会局势影响。然后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里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

                             ——摘编自张岱年著《中国哲学史大纲》

材料二  “天地,一夫妇也。是故有天地然后有万物。夫妇之为物始也如此。”……“夫妇人不出阃(kun,三声。指古代女子居住的内室)城,而男子则桑孤蓬矢(有远大志向之意)以射四方,见有长短,不待言也。……谓见有短长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夫而不贤,则虽不溺志于声色,有国必亡国,有家必败家,有身必丧身,无惑矣。而彼卑卑者乃专咎于好酒及色,而不察其本,此儒所以不可议于治理欤!

                             ——摘编自张建业主编《李贽文集》

材料三  李贽是晚明思想启蒙的旗帜,一位以“奇谈怪论”闻名天下的狂人和奇士。他崇尚真奇,鼓倡狂禅,揭露封建社会“无所不假”、“满场是假”的虚伪现实,反对儒家的泛道德主义,建立了以“童心说”为核心的新思想体系。他的学说使他处于时代矛盾的焦点上,在朝野引起了激烈争论,以致于理解他乃是理解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一大关键。

——摘编自许苏民著《李贽的真与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出其精华与糟粕。

(2)根据材料二概括李贽的妇女观。指出这些观点在当时的进步作用。

(3)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贽的学说是如何体现“晚明政治走向、社会风尚和思潮变迁”的。

 

查看答案

晋商曾自豪地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晋商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查看答案

王守仁认为“心即理”,“理”即是“天理”,强调了它的道德性质,其竭力维护封建主义的“天理”;同时,他又反对思想僵化,大力提倡“致良知”。后来有些思想家对此作了改造,强调人的理性作用和独立思考。这说明

A.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B. 其观点与程朱理学有本质上的不同

C. 这种观点包含了强调人的个体意识的因素

D. 理学解决了儒学衰微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数量变化统计表(单位:个),由此可推知,明嘉靖到清道光年间

A. 广东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 经济重心已逐渐南移

C. 南北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D. 农民与市场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元史》记载:元朝的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在元代以前中国主要以山川形便来划分行政区,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从元代开始,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依据材料分析,元朝的行省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主要是因为

A. 采用了传统的地方分权制度    B. 尽量缩小行省的管辖区域

C. 依据山川走势划分行省辖区    D. 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势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