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近代中国的百年历史产生了新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一代人、甚至每一个时代,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所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近代中国百年历史进行重新的认识就是必然的了……即便对同一研究对象,也会因视角不同而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如: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相反,对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不多考虑。……也就是说,“农民起义”不是这种理论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材料二 这些年来,学术界在肯定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相互促进的前提下,着重讨论了五四运动所反映的救亡主题与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主题碰撞和同化作用……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

——《重新认识百年中国》   

(1)依据材料一,指出“新时期”对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的“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重新认识百年中国的必然性。   

(3)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评述金冲及的观点。

 

(1)变化:从关注农民起义到关注现代化建设。(或:从革命史观到近代化史观) (2)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百家争鸣的的文化思想得以恢复。 (3)观点:救亡唤起启蒙。 评述:民国初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袁世凯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宣传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 1919年中国巴黎的外交失败,激起了青年学生要求“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五四运动,他们在彻底反帝反封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启蒙。 【解析】 (1)变化:题目要求“依据材料一”回答。由材料一中的“太平天国的《资政新篇》就比它的《天朝田亩制度》更有意义、更受重视也得到更高评价”可以知道,《资政新篇》更侧重于从推动中国近现代化发展层面,而《天朝田亩制度》则关注的是对旧制度的否定和推翻意义;对“洋务运动”,现在人们注重的主要是它冲破重重阻力、引进现代大机器生产“求强求富”的努力和成就,这也是关注现代化发展的角度,而“其兴办者的主要动机之一如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等”则是关注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或者说革命的层面,据此可以得出“主要评价标准和参照系”从关注农民起义到关注现代化建设,也就是说,两个时期对历史研究所用的史观是不同的,实现了从革命史观到近代化史观的转变。 (2)题目要求“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这里的新时期是指改革开放开始的新时期,其时代背景应该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出发,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角度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政治上使得中国结束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经济上将中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的文化思想得以恢复。 (3)题目要求“结合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史实”进行评述。观点:由材料二中的“以金冲及为代表则提出了救亡唤起启蒙的结论,认为在中国每一次救亡运动的高潮,总是能有力地唤起或促进一次伟大启蒙运动的到来”可以得出其观点是救亡唤起启蒙。 评述:需要结合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相关知识回答,主要从列强侵略加深,引发救亡运动兴起,然后导致思想启蒙的思路进行简要叙述即可。如说新文化运动的启蒙作用,应该从民国初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提出了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逼中国参加一战等行动,最终导致了袁世凯复辟帝制,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等于迫在眉睫,这时资产阶级激进派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他们宣传民主、科学,彻底批判儒家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启蒙。五四运动的思想启蒙运动则是由于一战结束之后,1919年中国外交代表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再一次证明了“弱国无外交”,最终激起了青年学生为先锋,发起了要求“内惩国贼,外争主权”的五四运动,他们在彻底反帝反封的同时,进一步宣传了民主科学的思想,促进了中国的思想进一步启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上之新俄罗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适应此世界的新潮流,勿徒以其目前一时之乱象遂遽为之抱悲观也。

──《法俄革命之比较观》

材料二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问题与主义》

材料三  第一要认定我们的地位。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到了这个时候,甚么昏雾黑霾都要开了,甚么地狱监牢都要破了,甚么阶级束缚都要除了。这个潮流,比天上流来的黄河水,还要利害,还要迅速。任他甚么人,不会能撑住这个黄河水,不会能塞住他,使他从地下倒流上天去。工人的运动,就是比黄河水还利害还迅速的一种潮流。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不是工人,就不能站在工人的社会里──工人中国里──工人的世界里。我们会要赶他离开地面,到天上去讨生活。我可爱可亲的工人呀!俄国已经是工人的俄国,意国将是工人的意国了,英国将是工人的英国了。这个潮流,快到中国来了。我们工人就是这个潮流的主人翁,这个潮流的主人翁,就要产生工人的中国。我们可是要这点了解吗?

──《一个工人的宣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中的“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指的是什么事情?“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指的是什么曙光?   

(2)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其代表人物是谁?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作者的观点主要区别是什么?   

(3)材料三中提到的工人阶级是在什么事件中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的?材料中的“潮流”指的是什么潮流?材料三与材料一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海防观念意识基本沿袭明朝统治者的思想模式。统治者长期重视西北边防,认为“重新疆所以保蒙古,蒙古者所以卫京师,西北臂指相联,形势完整,自无隙可乘。”而对台湾问题的认识上,即使是因解决台湾问题而留名青史的康熙也有过“台湾省仅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的念头。清朝水军建立伊始,其方针是“沿海各省水师,仅为防守海口、缉捕海盗之用”,没有经略海洋、决胜海上的战略思想。嘉庆年间,受“洋盗”蜂起的刺激,朝廷先后颁布《华夷交易章程》《防范夷人章程八条》等诏令,严格限制中外交往。

材料二  郑观应认为,中国海岸线绵长,防不胜防,“为今之计,宜先分险易、权轻重,定沿边海势为北、中、南三洋”。“北洋”以旅顺、威海为重镇,“中洋”以崇明、舟山为重镇,“南洋”以南澳、台湾省、琼州为重镇。如北洋有事,除大沽、旅顺、威海等处防守外,“宜分船两队,一防守海口,一出洋游弋”。如南洋有警,“则调南洋各海船,以扼新加坡及苏门答腊之海峡,迎击于海中”。他还认为中国应“以商为本”、“工商为本”,先富而后强,建立的海军的目的在于“卫商民,收防海之实用”,“张国威,护华商”。而发展工商业又为建立海防提供了物质保证,他说:“非富不能图强,非强不能保富,富与强实相维系也”。

——以上均摘编自刘中民等《中国近代海防思想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海防观的特点,并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观应关于海防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

 

 

查看答案

民族和个人的性格深受社会、时代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汉学家亚瑟·莱特认为中国传统性格有如下十三种特征:

材料二:社会学者丹尼尔·勒纳在“传统者”和“现代人”之间,设定了“过渡人”这个概念。……中国的“过渡人”一直在新、旧、中、西中摇摆不定。他一方面要扬弃传统的价值,因为它是落伍的,另一方面。他却极不情愿接受西方的价值,因为它是外国的。他强烈地希望中国能成为一个像西方的现代化工业国家,但同时他又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

——摘编自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

材料三:当传统文化的特质与西方文化的特质无法合成为一时,其反应不外二途:一种是出于种族中心主义作祟,感情地拒绝西方的价值;一种是摆脱种族中心主义羁勒,理性地、痛苦地放弃腐蚀了的传统的价值。前一种反应妨害了现代化的发展,其结果是自外于世界的潮流,后一种反应则加速了现代化的发展,参与到世界的潮流中。

——摘编自丹尼尔·勒纳《传统社会的消逝》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代中国人为何“服从权威—父母或长上”?又为何“好学,尤其好学正统的经典”?   

(2)写出一个符合材料二“过渡人”特征的人物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3)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的史实,说明近代中国出现了材料所述的两种“反应”。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故妇学实天下存亡强弱之大原也。

故治天下之大本二:曰正人心,广人才。而两者之本,必自蒙养始。蒙养之本,必自母教始。母教之本,必自妇学始。是故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二  应该给予妇女一切的机会,让他们接受高等教育,充分培养她们的才干,促进她们的身心发展;给予她们最大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完全摆脱习俗、依赖、迷信等各种形式的束缚;抛弃扭曲人心的恐惧所带来的各种影响。……以及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不管是什么地方,凭借个人能力,而不是依靠人为的继承、财富、家庭、地位。

——美国女权主义伊丽莎白·卡迪·斯坦顿(1815—1903)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的观点,并比较两者关于女权认识的差异。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两者关于女权认识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A. 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 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 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 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