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

阅读下列材料:

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请回答:

(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2)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1)美国实力削弱;苏联实力增强;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与美国三足鼎立。它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转攻为守)。 【解析】 本题考查美国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和实施这一政策的措施,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应当联系所学,从美苏“冷战”形势、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局面等方面来回答。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政策的目的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 (2)联系所学可知,为推行尼克松主义,美国从越南战争中脱身,谋求与中国改善关系,推行对苏“缓和”外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势力范围进行了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战火燃遍欧洲大陆,延及非洲和亚洲,大西洋的北海海域、地中海和太平洋的南部海域都曾发生激烈的海战,先后卷入这场战争的有 33个国家,人口在15亿以上。

材料二 一战造成损失一览表

材料三 “而最糟糕的是……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

——茨威格《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场战争对欧洲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综合上述史实,你得到什么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的一次谈话

材料二 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签署的废除农奴制度的法令

材料三 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二,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地位有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

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

《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

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魏书·孝文帝本纪》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历史信息?

(2)材料二所述的人物应该是谁?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的这些行为与谁有关?

(3)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何关系?与他以后的改革有何关系?

 

查看答案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的一年,这一年的主要特点是(   )

A. 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 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 战役主要集中于西线    D. 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查看答案

关于联合国在局部战争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A. 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立刻在苏联代表缺席的情况下,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美国组织干涉朝鲜的所谓“联合国军”

B. 1961~1973年,联合国支持了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

C. 1947年,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的决议,埋下了印巴战争的种子

D. 2003年,联合国授权美国对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这次战争被称为伊拉克战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