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

C. 工业革命的开展

D. 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

 

C 【解析】 试题据材料“18世纪末叶,欧洲人对中国的钦佩开始消逝……欧洲人开始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比对中国的文化更感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人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以开拓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为主,故C正确。新航路的开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A排除。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也不符合材料时间,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加深,故D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了《航海条例》,两百年后,英国废除了该条例。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英国(    )

A. 海上霸主地位的确立

B. 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C. 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

D. 最早开始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A. 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 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 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西欧部分国家商船队运载量变化情况,图中曲线①所代表的国家应是

 

A. 西班牙

B. 荷兰

C. 英国

D. 法国

 

查看答案

16-18世纪上半期的西方殖民扩张被称作“早期殖民扩张”。该时期的殖民扩张

A. 以商品输出为主要方式

B. 以资本输出为主要方式

C. 以工业革命为主要推动力

D. 主要手段是血腥的、赤裸裸的抢劫掠夺

 

查看答案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B. 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 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D. 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