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

历史上曾有过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B. 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C. 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D. 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D 【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4-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进行殖民扩张,荷兰、英国等国在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大型贸易公司是殖民扩张的重要组织,通过殖民扩张、掠夺,有力地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结合选项,A B C三项说法本身正确,但与题意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不符,故不选。工业资本是工业革命开展过后的事情,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马克思认为,16世纪的欧洲“土地所有者阶级和劳动者阶级,即封建主和人民衰落了,资本家阶级,资产阶级则相应地上升了”。导致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 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 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C. 欧洲商业革命的发生    D. 欧洲价格革命的发生

 

查看答案

“基督教的理想是扩张的凝结剂,使各种各样世俗的要求罩上神圣的光圈,不管是到东方来的达·伽马还是到西方去的哥伦布,都是把宗教目标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无法区分。”这段话表明新航路开辟中

A. 宗教狂热成为探险家的精神动力

B. 教皇发挥了组织作用

C. 传播基督教是探险家的主要目的

D. 教会蜕变成殖民机构

 

查看答案

(题文)张程在《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中写到:“喝咖啡逛公园的上海买办、书包里藏着白话小说的学生、在政府各部跑新闻的北京记者和出口中国茶叶进口英国钢琴的广州商人们,他们的力量远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现代宪政社会。”由此可以看出民国时期d

A. 生活习俗全盘西化

B. 新潮人士已遍及城乡

C. 西方商品开始进入

D. 民主化进程基础薄弱

 

查看答案

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查看答案

黄遵宪(1848—1905)生活的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寄托情思的诗作《今别离》:“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州……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所反映的是

A. 新式交通工具的传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B. 西方建筑风格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近代居室的样式

C. 西装的传入推动了中国服饰的多样化

D. 西方餐饮的传入影响了中国的传统饮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