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

1964年6月,美国《时代》杂志指出“从北约到联合国,从拉丁美洲到红色中国,几乎在世界政治中的每一个问题或地区上,法国都采取和美国攻策不一致的态度。”这反映了

A. 美国世界霸权地位的丧失

B. 法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

C. 美国为首的西方同盟解体

D. 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C 【解析】材料中说明法国和美国对待中国和亚非拉地区政策不同,说明资本主义世界出现分类,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D正确;美国当时并没丧失世界霸权地位,A错误;法国仍然是资本主义阵营,B错误;C中解体说法绝对,是分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在其同忆录中写道:“有必要寻求一条道路,它既能考虑到欧洲国家的安全需要,又能使包括德国在内的西欧得以重建,经过这条道路,我们也将逐步地获得置身于世界各自由人民之中的平等地位。”阿登纳当时寻求的“道路”应是

A. 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

B.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推动西欧国家的联合

D. 奉行遏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 柏林危机

B. 朝鲜战争

C. 古巴导弹危机

D. 海湾战争

 

查看答案

“这是一项举世无双的奇怪工程,它预定长度达164公里,蜿蜒于街道、住宅区、花园、树林、河流之间,行经之处,除了留下过境站的出口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封住。”材料中“它”的建成

A. 形成了朝鲜半岛的敌对状态

B. 导致了德国开始走向分裂

C. 标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形成

D. 预示着世界局势紧张加剧

 

查看答案

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重新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

A. 表明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

B. 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C. 开始以意识形态来处理外交

D. 受到了战后国际形势影响

 

查看答案

(题文)1946年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选民大会上发表演讲,强调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有优越性;资本主义存在就等于战争,资本体系包藏着总危机和军事冲突,战争不可避免,苏联人民要应对战争准备。这次讲话在欧美国家引发强烈震荡。斯大林的讲话

A. 是对英美冷战政策的反击

B. 不利于战后国际关系的缓和

C. 为组建华约集团制造舆论

D.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破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