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材料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

材料下表是某老人记录的几次国庆节的饮食开销情况(单位:元)

 

1958年

1968年

1978年

1988年

1998年

2008年

7.98(请客)

3.6

3.07

15.22

90.9

268.95

 

 

据材料,以1978年为界概括老人家国庆节开销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自的原因。

 

趋势:①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 ②1978~2008年:迅速提高。 出现1958~1978年表中状况的原因是①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②重视重工业,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③勤俭节约是当时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可。) 1978~2008年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关注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等等。(答出其中两个角度即可。) 【解析】 趋势:根据图表数据看出,1958~1978年开销变化不大,1978~2008年迅速提高。 原因:结合所学可知,可从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轻视轻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等方面分析1958~1978年开销变化不大的原因;从经济上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治上国家关注民生等角度分析回答1978~2008年迅速提高的原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洋务派通过创办民用企业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技术,利用部分私人资本生产产品……也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二)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材料四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但是决不可以忽视生产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理好。”

—《论十大关系》

(三)根据材料三、四,指出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异同。

 

查看答案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年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文综之历史)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国家

2010年以前

2010

2018

美国

15.9

15.9

15.85

日本

7.65

6.84

6.8

中国

2.77

4.22

5.7

印度

2.77

2.91

3.22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查看答案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材料说明苏联形成的“计划社会”思想

A.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B. 是促进苏联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C.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发展

 

查看答案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下列选项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