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年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文综之历史)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

(江西省临川一中2018年高考考前全真模拟试题文综之历史)下表为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

时间国家

2010年以前

2010

2018

美国

15.9

15.9

15.85

日本

7.65

6.84

6.8

中国

2.77

4.22

5.7

印度

2.77

2.91

3.22

 

 

A. 布雷顿森林体系维持了美国投票权的基本稳定

B. 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

C. 扭转了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

D. 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

 

D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70年代,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美国、日本、中国、印度四国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变化,不能推断出美日等发达国家经济不断衰退,B项错误。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但依然无法扭转亚非拉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不利局面,C项错误。从表格信息可知,美国投票权基本不变,日本不断减少,中国和印度在世界银行中投票权不断增加,故说明国际经济秩序的逐步转移趋势,D项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都不同程度的进行了改革,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其中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从实质上来讲都是由于

A. 把重点放在农业上

B. 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C. 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在苏联,“计划社会”的思想,部分来自恩格斯所阐述的社会主义学说,部分地来自战争的经验,甚至更多地来自一种不可抗拒的压力,即如何应付在提高国家生产水平中出现的连续而长期的问题。材料说明苏联形成的“计划社会”思想

A.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B. 是促进苏联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C. 有利于苏联经济的发展

D.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完善发展

 

查看答案

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最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下列选项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 土地改革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

 

查看答案

(题文)二战前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的品德、魅力是取胜的关键。二战后,该因素的重要性明显下降,选民更多关注候选人对国家财政资金如何分配的许诺。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对苏联威胁的担忧

C. 福利政策已经深入了人心

D. 第三产业不断兴起

 

查看答案

凯恩斯认为经济危机是与“预期收益规律”的心理作用分不开的,即资本家害怕投资越多,利润率越低,导致国民收入水平和对原料、消费品的需求下降。基于此种分析,要消除经济危机应该

A. 降低融资成本,提高收益

B. 通货膨胀,增加国民收入

C. 实行赤字预算,增加需求

D. 降低银行利率,刺激消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