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

董仲舒说:“圣人之性,不可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由此可见

A. 董仲舒的人性论论证了封建统治的合理性

B. 董仲舒的人性论为其“天人感应”说奠基

C. 西汉武帝时期社会上出现道德信仰的危机

D. 这种人性论的新思想违背了正统儒家思想

 

A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相关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儒学发展相关内容——董仲舒的儒学思想主张。据此,结合所学可知,分析、判断选项,可知:CD两项的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天人感应”无从体现,排除B。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漫画常用简单夸张的手法来讽刺、批评或歌颂某些人和事,具有较强的社会性。下图是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苏联漫画,它讽刺的是

A. 杜鲁门主义

B. 古巴导弹危机

C. 马歇尔计划

D. 两极格局瓦解

 

查看答案

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经典台词:“很多年之后,我有个绰号叫做西毒。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你尝试过什么叫做嫉妒。我不会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从其中流露的情绪来看,它属于那个派别

A. 浪漫主义

B. 现实主义

C. 现代主义

D. 古典主义

 

查看答案

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

A. 发动农业集体化运动 B.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C. 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 D.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查看答案

1956年7月18日至19日,铁托(南斯拉夫)纳赛尔(埃及)尼赫鲁(印度)在南斯拉夫的布里俄尼岛举行政治会晤。7月20日,三国领导人发表一项《联合声明》。《声明》反对把“世界分成强有力的国家集团”,提出“应该建立世界规模的集体安全”,“应该继续并且鼓励奉行不同政策的各国领袖之间的接触和意见交换”。这表明

A. 不结盟思想的形成和不结盟运动的酝酿已经出现

B. 不结盟运动已经形成

C. 不结盟运动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起来

D. 世界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

 

查看答案

有研究表明,汉唐主流意识形态带有明显的“荀子思想色彩”。但在北宋熙宁七年,宋神宗却封孟轲为邹国公,令国子监及天下学庙皆塑其像;荀况仅被封为兰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为主流意识的核心内容和代名词。这反映了

A. 荀子思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B. 伦理道德开始为统治者重视

C. 封建主流思想发生重大变化

D. 孟子在儒家的地位日渐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