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中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 A....

下图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时期的一幅战争示意图中据图中信息判断在这次战争的进程

 

A. 歼灭了所有的反动军阀

B. 国共两党达成亲密合作

C. 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D. 出现了革命的高潮阶段

 

D 【解析】 本题考查北伐战争的相关知识。依据图片中“广东国民政府”“孙传芳”“吴佩孚”等信息可以判断这一战争是北伐战争。结合所学分析选项内容可知,北伐战争消灭了孙传芳和吴佩孚的势力,但是军阀张作霖依旧盘踞在东北。故A选项错误;在北伐战争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共合作破裂。故B选项错误;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是在1927年10月,北伐战争期间并没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选项错误;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由此兴起,而北伐战争使革命进入了高潮阶段。故D选项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载:“民国的建立并没有带来和平、秩序和统一……明显地,采取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运动来唤醒国家及人民。”据此推断作者的真正意图是

A. 中华民国建立导致了社会动荡

B. 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变化

C. 深化思想启蒙以促进国家革新

D. 共和体制还不足以革新国家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B. 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C.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中表示,革命以前所有清政府与各国缔结的条约“均认为有效”;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时的就职宣言亦申述了与南京临时政府“告各友邦书”中近乎一致的对外政策。由此得出,民国政府的承诺

A. 反映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B. 为新政府的国际承认奠定了基础

C. 阻碍反封建革命事业的深入发展

D. 是迫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的压力

 

查看答案

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 维护政局稳定

B. 进行革命动员

C. 建立统一战线

D. 培育国家认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前者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

B. 后者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进步方案

C. 二者在经济纲领上是相互矛盾的

D. 两者都反映了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