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

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却是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

A. 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

B. 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

C. 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

D. 两个浮士德都是私欲膨胀的产物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依据材料中“文艺复兴时期……在魔鬼的引导下……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强调的是魔鬼,意指文艺复兴借助宗教外衣,没有完全脱离宗教,宣传人文主义;而“在启蒙运动时期……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突出了单个人的力量,丰富人文精神的内涵,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没有凸显了个人理性,A项排除;启蒙运动直接提出了反封建、反宗教神学,推翻封建统治,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C项排除;材料不是两个浮士德本身的阐释,而是借助浮士德来说明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区别,D项排除。所以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在《中国近况》一书中写道:“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东方的欧洲——中国。”“……但在时间哲学,即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方面,我们实在是相形见绌了”。他强调的是

A. 盛赞中国在当时世界文明中的领先地位

B. 成为西欧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推手

C. 对德意志处于封建割据状态的不满

D. 维护“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查看答案

(题文)“从前,所谓的理想是崇尚清心寡欲,在一定程度上鄙弃尘世烦恼。此时,珍惜的倒还是尘世生活了。从前,贫穷备受尊敬……此时,对正当享有财富的赞颂声不绝于耳。过去,人们向来爱慕的是一种苦思冥想或沉思隐居的生活。此时……人类的整个光荣在于活动。诚然,同一个人经常有着两种观念。”这一情形所出现的时代应是

A. 古希腊后期

B. 中世纪前期

C. 文艺复兴前期

D. 启蒙运动前期

 

查看答案

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

A. 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 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 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 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查看答案

(题文)“在任何情况下,我首先确定一个我认为是最健全的原则,然后设定:凡是看起来符合这个原则的东西,不管是在原因方面,还是在其它方面相符合,都是真的;凡是与之不相符合的东西,就不是真的。”这是一位古希腊哲学家的言论,与该言论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 “未经谨慎权衡的生活就不值得去过”

B. “人是万物的尺度”

C.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D. “谁来监督这些监护人”

 

查看答案

同样是古代文明的典范,罗马和希腊对待公民权的态度却大相径庭。雅典观念中“公民”的资格是有严格限制的,罗马后期则授予其他部族公民权,摒除了血缘纽带建立的封闭社会,代之以共同守护罗马意志的公民组成的政治国家。罗马后期的这种做法

A. 实现了罗马疆域内公民的平等

B. 利于古罗马统治基础不断扩大

C. 使罗马公民权利比希腊更广泛

D. 削弱了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