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A. 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 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 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 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D 【解析】 试题题干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说的是汉初政府抑制商人的举措,后半部分强调的是汉初对商人的限制在现实生活中已经被打破了,故答案D最符合题意。A与C中叙述的内容严重不符合史实,B的结论与材料内容没有必然联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城市化进程中,北京与上海的近代化各具特色,也各有困境。整体而言,与上海比较,北京

A. 失业与贫穷问题较为突出

B. 缺乏统一市政设计与管理

C. 受海派文化冲击文化没落

D. 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查看答案

(题文)1896年,全国督办铁路事务大臣盛宣怀自办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直至清朝灭亡,一直拥有发行钞票的特权,并代替传统钱庄,提供了国内工商业经营所需的绝大部分贷款。这表明

A. 自然经济结构日渐解体

B. 金融变革促进民族工业发展

C. 外国资本输入份额减少

D. 中国近代金融体系已经确立

 

查看答案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能够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的内部的客观条件是

A. 民族资本家大力倡导实业救国

B.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 官僚地主的竞相投资

D. 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

 

查看答案

对洋务运动认识不准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采用西方的政治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是其根本目的

C、洋务运动兼有制内御外双重意图

D、洋务运动有利于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

 

查看答案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所以对环境保护的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即阻塞)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刚发芽的植物)、麛(卵)鷇(幼兽、雏鸟),毋□□□□毒鱼鳖、置(捕捉鸟兽的)穽罔(网),到七月而纵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

材料二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906年,颁布《制碱法》,以控制化学工业的制造工艺所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1930年,又制定《道路交通法》,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排气做了详细的规定。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材料三在罗斯福的规划中,民间资源保护队(截止1933年6月29日有27万青年被征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植树扩展国有林区面积。在1933—1940年间,民间资源保护队植树超过200万英亩,计20亿株树苗。在资源保护队组建之前的1932年,国有林区仅有2.5万英亩新植林区。

—滕海键《新政的奇葩:民间资源保护队》

(1)结合材料一,分析秦朝颁布《田律》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出现大气污染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污染的特点。

(3)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