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所以对环境保护的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

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是一个亘古的话题,所以对环境保护的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即阻塞)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刚发芽的植物)、麛(卵)鷇(幼兽、雏鸟),毋□□□□毒鱼鳖、置(捕捉鸟兽的)穽罔(网),到七月而纵之。

—睡虎地秦墓竹简《田律》

材料二184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控制蒸汽机和炉灶排放烟尘的法案。1906年,颁布《制碱法》,以控制化学工业的制造工艺所排放的有毒有害气体。1930年,又制定《道路交通法》,对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排气做了详细的规定。1956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

—摘编自梅雪芹《工业革命以来英国城市大气污染及防治措施研究》

材料三在罗斯福的规划中,民间资源保护队(截止1933年6月29日有27万青年被征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植树扩展国有林区面积。在1933—1940年间,民间资源保护队植树超过200万英亩,计20亿株树苗。在资源保护队组建之前的1932年,国有林区仅有2.5万英亩新植林区。

—滕海键《新政的奇葩:民间资源保护队》

(1)结合材料一,分析秦朝颁布《田律》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出现大气污染的原因,并概括英国治理污染的特点。

(3)结合所学,说明美国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的作用。

 

(1)作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或保护山林河湖动植物,维护生态资源发展。) (2)原因:能源(煤炭)的使用;化学、汽车工业的发展;动力(内燃机使用)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特点: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依靠议会立法的形式治理污染。 (3)作用:以工代赈,缓解经济危机; 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解析】 本题以生态环境为切入点考查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考查秦朝颁布《田律》的作用;英国出现大气污染的原因;英国治理污染的特点;美国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的作用,涉及的知识有英国工业革命;罗斯福新政。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本小问的作用,依据材料一“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堤水…毋敢夜草为灰、取生荔”可以得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2)第一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二中的时间“1843年”判断是工业革命时期,结合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中“1906年,颁布《制碱法》…1930年,又制定《道路交通法》…1956年,《清洁空气法》”可知英国通过立法的形式治理污染。 (3)本小问的作用,根据材料三中的时间“1933年”及“民间资源保护队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植树扩展国有林区面积”结合时代背景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随时代变迁,我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业谚语和诗歌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诗歌: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夏日田园杂兴》)

谚语:三分种来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险。

材料二  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1902年,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1912年,荣氏兄弟与王禹卿等人集股在沪创办福新面粉厂,荣宗敬任总经理。到1922年,荣氏家族拥有12家面粉厂,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

—人民版教材《历史》必修第二册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

(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哪些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1912年—1922年期间荣氏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3)用表格的形式感知历史更清晰直观。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下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中国借鉴国外发展经济的模式表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

——《大国崛起》

材料二

材料三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蓬勃发展,生产集中于越来越大企业的过程中进行得非常迅速。现代工业调查提供说明这一过程的最完备最确切的材料。例如法国……不到百分之一的企业,竟占有总数四分之三以上的蒸汽动力和电力!

—列宁

材料四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通过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他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19世纪英国的经济地位如何?导致这种经济地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出现了哪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这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到什么阶段?

(4)依据材料四指出19世纪哪些因素促进了落后国家的传统自然经济解体。

 

查看答案

工业革命开始后,亚当·斯密提出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在以后的一百多年里,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二战后,凯恩斯主义盛行,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0世纪70年代后,面对经济滞涨,资本主义国家又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 )

A.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摇摆不定

B. 随生产力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相应调整

C. 没有哪种经济政策可保资本主义经济持续繁荣

D. 资本主义国家尝试建立计划加市场的混合经济

 

查看答案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市场失灵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政策失灵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A. 经济大危机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

D. 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查看答案

罗斯福新政时期,一项改革措施被认为是“工商界的法西斯主义”,有人攻击它是“偷偷摸摸搞社会主义”。据此推断这一改革措施是

A. 整顿银行业

B.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C. 推行以工代赈

D. 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