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

颂扬淞沪会战的歌曲《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歌词所反映的事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发生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

②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③是中日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④反映了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B 【解析】 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是指抗日战争初期淞沪会战中团长谢晋元带领“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①③④符合题意,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 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 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查看答案

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当时的一场战事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   )

A.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外来侵略已无力反抗

B. 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C. 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民族意识未充分觉醒

D. 力量弱小是甲午战争清军战败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庆历二年,临川(今江西抚州)人王安石以进士第四名及第。后世流传:主考官翰林学上聂冠卿等人原定王安石为进士第一名,却因王安石在答卷中引用“孺子其朋”(《尚书周书洛诰》中周公告诫成王的话)一词而被宋仁宗“削去魁首,斥为第四”。后世流传的王安石科举经历从本质上反映出

A. 北宋科举制度尚不够完善

B. 皇权凌驾于官僚机构之上

C. 北宋时期皇权进一步强化

D. 科举制度走向了僵化腐败

 

查看答案

著名学者赵汀阳说:对于任何统治来说,智力精英都是最危险的潜在反叛力量……(科举制)利用人性弱点而成功地摆平了智力精英集团。可见,科举制度(    )

A. 确立了皇权的统治地位

B. 根除了潜在的反叛力量

C. 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D. 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

 

查看答案

有史书记载:“行中书省……与都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元后期文人中不乏行省“画地统民”之说。此材料反映了

①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②行省具有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并重的性质

③行省是地方的最高官府

④行省的设置使元朝中央集权程度高于前期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